第199章 白手套,黑手套

  不得不说,赵啸声的消息挺灵通。从这点上看,李达康和祁同伟之间还真可能有私下交易。为了长远利益考虑,赵啸声当然会放弃祁同伟,转头支持李达康。毕竟如果李达康真的成了汉东省长,那赵啸声的好处可就不止洗清形象那么简单了。

  赵啸声还记得,在赵家那次聚会上,李达康主动跟他握手,说昌武区的未来还得靠他们这些民营企业家。那时候的赵啸声觉得自己已经被李达康的光芒照得闪闪发光,感觉自己已经稳操胜券了。

  可没想到,一听祁同伟提出的5亿京州市改造计划,还有传闻中书纪会有8:3的投票比例,赵啸声顿时傻眼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全错了。祁同伟这个代理柿长可不简单,而李达康的分量似乎也没他想的那么重。

  这事立刻让赵啸声警觉了。毕竟祁同伟已经打算把昌武区作为首批改造的城区了。

  看着赵啸声一脸懊悔,韩亚没忍住,轻轻笑了一声。他们两人的关系吧,有点像高明远和贺芸那样,既相爱又相互伤害。

  不过,尽管赵啸声和韩亚之间有那么点不可告人的事,但他不能像高明远控制贺芸那样对待韩亚。他甚至没法像摆弄木偶那样随意摆布她。在很多事情上,赵啸声还得求着韩亚帮忙,而韩亚还不一定乐意帮他。

  只能说,他们曾经有那么一段关系,也就仅此而已。

  赵啸声年轻时,韩亚是他的情人。那时候,她看中的是赵啸声的能力和实力。可等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就跟赵啸声断了联系。在赵啸声眼里,韩亚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可在韩亚心里,这不过是场各取所需的交易。

  这些年,韩亚也没少帮赵啸声。他们之间更像是合作伙伴,只不过以前有过那么点亲密关系。所以,在赵啸声面前,韩亚说话从不留情面,该讽刺就讽刺,该批评就批评。

  “我不是说你目光短浅,我是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老样子。太自信了,以为能掌控一切,但偏偏有些人就是不听你的!”

  后来韩亚跟祁同伟见了个面,聊得很投机,对这个年轻的代理柿长有了些莫名的好感。当然,这只是韩亚单方面的想法,因为她本身就是个崇拜强者的人,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现在对韩亚来说,赵啸声已经成了累赘,她更希望祁同伟能成为她的助力。毕竟要是祁同伟点头,昌武区书纪的位置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站在这个角度,再加上韩亚和祁同伟在昌武区发展方向上的目标一致,她当然不希望赵啸声来捣乱。作为曾经的昌武市本地管员,赵啸声的前情人,韩亚很清楚他在搞什么鬼。

  在昌武区,大家都知道赵家有“四个一”:一酒、一房、一山、一船。这四个一分别代表赵家掌控着当地的酒生意、房地产、矿业以及水运,水运还包括码头和渔业。这四个产业里,最赚钱的还是矿业,这可是赵家的起家之本。

  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源,赵家到底捞了多少钱,没人能说得清。但昌武区的地下矿产和一些特殊业务都在赵家手里。可以说,赵家掌控了昌武区几乎所有重要的产业。也因此,昌武区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不管哪儿的资金想进昌武区,都得经过赵家这一关。赵家这种近乎垄断的做法,让外来资苯很难有机会赚钱。于是昌武区的招商引资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不管区里怎么努力吸引投资,那些投资人最后都会因为没有利润而选择撤走。

  外面都在传,说没人敢往昌武区投钱,因为那儿太乱了。

  在京州市的柿长办公室里……

  “国华同志,真是闻名不如见面!”祁同伟亲自迎接汉东省刑侦总队正委严国华进屋。

  一提到祁同伟,严国华心里五味杂陈。这位年轻柿长在京州市地位显赫,要不是老一辈人常提起,还真不知道他在警务界的威望。祁同伟对他如此客气,严国华既惊又喜,还有点紧张,虽然年纪能当祁同伟的父亲,但绝不敢小瞧他。毕竟祁同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战斗英雄,饲法界的大腕儿。

  不过,严国华跟韩亚不同,他从心底尊敬祁同伟。但作为警差,他也不会低三下四。所以,祁同伟请他坐,他就大大方方地坐下了。

  祁同伟微微一笑,“这次请你来,你应该能猜到是为了什么吧?”

  严国华点了点头,“老厅长已经跟我说了,祁柿长想查查昌武区的事。”

  祁同伟摆了摆手,强调道:“不是查,我是要解决昌武区的问题!”

  哦了一声,严国华立马来了精神,“祁柿长已经知道昌武区问题出在哪儿了?”

  祁同伟笑着回答:“说全知道也不算,但大方向是清楚的。”严国华明白了,问:“那祁柿长想从哪儿开始?”

  祁同伟说道:“先谈谈赵啸声吧。”

  果然!

  一听这名字,严国华更激动了。看来这位年轻的代理柿长不简单。他不仅知道昌武区有问题,还知道问题出在谁身上。很明显,他做了不少功课,还在想怎么解决呢。

  小主,

  这么一想,严国华心里一震:原来我就是那关键一环!

  这下严国华对祁同伟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只是听说祁同伟扫黑除恶办了不少大案,嗅觉敏锐。但没想到他手段这么高明,能在汉东这么多人里选中自己。

  严国华都惊讶了:这小子怎么知道我最了解赵啸声!要说汉东谁能查赵啸声,那必须是我严国华!

  不过查昌武区的事,不是他能说了算的。这些年,他对赵啸声的调查也不少,但没上级命令,他不能轻举妄动。毕竟赵啸声在昌武区的产业太多了。

  赵家在昌武区那地界,影响力可大了去了。哪天昌武区要是闹出什么大乱子,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也跟着倒霉,光靠严国华一个人,那可真顶不住。一直以来,严国华对赵啸声都是束手无策。这不,京州市的柿长祁同伟找上门来了,严国华一开始还犯嘀咕呢,不知道祁柿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