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藏得很深
在他的计划里,昌武区要变成汉东地区跟其他地方的物流中心,扩大汉东的影响力。韩亚在柿长办公室外面等着的时候,听到办公室主任李成阳叫她,赶紧站了起来。李成阳笑着让她进去,韩亚道了谢,深吸了一口气,敲了敲门。
“领导好!”韩亚一进门就跟祁同伟打招呼。祁同伟没坐在办公桌后面,而是站在那儿好像在看什么东西。
看见韩亚进来,他笑了笑,让她坐在会客的沙发上。韩亚保持着谦虚的笑容坐下了,也不敢坐得太远,好随时站起来。祁同伟问她想喝点什么,韩亚说随便喝点水就行。
可话还没说完,她就看见祁同伟竟然亲自给她倒水去了。韩亚吓了一跳,赶紧站了起来,祁同伟摆了摆手说:“别紧张,咱俩又不是头一回见面了。”就算是这样,韩亚还是很紧张。虽然以前在不同的场合见过祁同伟也聊过天,但今天的气氛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祁同伟是头一回以代理柿长的身份,单独见昌武区的区长韩亚。
“你对刚才会上的事情知道了吧?”祁同伟问。
韩亚连忙点头,“知道了,感谢领导的信任,昌武区肯定不会错过这次发展的好机会!”
祁同伟把水递给韩亚,她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却没喝,只是轻轻地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转身,一脸虔诚地看着慢慢坐下的祁柿长。
说实话,在韩亚眼里,这位副省级干部太年轻了,跟她儿子差不多大。可人家已经是手握大权的一方大佬了!
现在他手里攥着一个500亿的发展计划,可以说,他指哪儿,哪儿的民生和经济就能腾飞。
“韩亚同志,我跟你实话实说,我对昌武区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祁同伟直截了当地说。
韩亚自打昌武还是个小城,那会儿叫昌武市呢,就在那儿打拼了,是个土生土长的管员,一点点爬到现在这个位置。昌武后来从市变成了区,按说她这样的地方干部理应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毕竟,京州市可是副省级的大城市,昌武以前不过是个县级小市,一跃成为区,级别、地位都水涨船高了。
昌武的管员们,职位提升了,未来的路也宽了不少。像韩亚这样的区长,本该跟孙连城似的,能从区里一路走到市里,再往上到省里。
可这些年,韩亚就像是跟昌武区的发展一块儿停滞了一样,没什么大动静。两届任期眼看就要到头了,要是再拿不出点成绩,别说去京州市了,就连继续当区长都悬乎。
这也就是为什么韩亚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她在京州市可是数得上的有实权的女干部,只要能干出成绩,班子选人时指定会先考虑她。
祁同伟这回提出来的城市改造计划,简直就是她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了。只要她能跟市里一起把昌武区的改造建设给搞好了,明年这个时候,最不济也能混个书纪当当。说不定还能跟孙连城一样,再兼个副柿长呢。那样的话,前途就一片光明了,接下来就能按部就班地往市里、省里发展了。
所以,面对祁同伟的询问,韩亚那是准备得相当充分,把昌武区的问题从头到尾,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白。
韩亚开口道:“以前的昌武市,确实是错失了不少发展的良机。”
“我们太把矿产资源当回事了。”
“结果整个城市的规划都围着矿产转。”
“慢慢地,别的产业就落后了。”
“人也走了不少,竞争力弱了,招商引资也难了。”
祁同伟点了点头:“昌武有港口吧?”
韩亚连忙点头:“当初合并县区的时候,就是看中了昌武的港口。”
“可这都多少年了,港口的贸易量就是上不去。”
“我也往市里跑了好几趟,想争取点优惠正策。”
“可市里一直没什么动静。”
“祁柿长,我和昌武的同事们都清楚,这次城市改造是昌武最后的机会了。”
“要是昌武区的港口能在改造中扩大规模。”
“将来汉东的出海口,昌武肯定占有一席之地!”
“这点我可以代表昌武向市里打包票!”
祁同伟笑着瞅了韩亚一眼。
这个女区长胆子可真不小。
不过祁同伟心里犯嘀咕,她是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呢,还是故意装给他看的。
其实昌武区发展不起来,既不是港口的问题,也不是产业单一那么简单。
真正的拦路虎是昌武区的商业环境。
那儿黑势力泛滥!
早些年祁同伟当秘书长那会儿,就知道昌武区就像是《罚罪》里的昌武市一样。
只不过那会儿他忙别的呢,没空搭理那边,也没机会深入了解。
直到祁同伟当上了京州市的代理柿长,昌武区的事才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祁同伟这才开始关注起《罚罪》里的昌武区来。
现在祁同伟可不是为了找线索去破案了。
从他现在京州柿长的身份来看《罚罪》这事,他就关心一件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谁挡着他改造昌武区,谁就是跟他过不去。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