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邀买人心

  这一日,皇宫之中,朱劫一身赭黄龙袍,端坐御榻,正召集满朝文武商议政事。

  忽有一员小黄门小步跑来,躬身道:“陛下,外头传来军情,涪州……涪州失守,落入高楷手中。”

  “什么?”朱劫倏然一惊,“他不是在渠州么?”

  小黄门战战兢兢:“高楷留下一支兵马,与霍将军抗衡。”

  “另率一军攻取涪陵,涪州刺史不战而降。”

  “混账!”朱劫勃然大怒。

  乍闻此事,满朝文武亦是哗然。

  高楷突袭涪州也就罢了,谁能想到,区区三日,他便拿下涪陵,全据涪州。

  而他们仍懵然不知,沉醉在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的欢庆之中。

  一时间,个个面色讪讪。

  杨仕林急切道:“陛下,须得即刻起兵,击退高楷,绝不能纵容他侵吞我大楚疆域。”

  朱劫如梦方醒:“杨爱卿所言极是。”

  “传朕旨意,命霍金刚率本部兵马,前往涪陵,务必将高楷击败,覆灭其军。”

  杨仕林拧眉:“陛下,霍将军区区五千兵卒,怎能击败高楷两万大军?”

  朱劫大手一挥:“那便再给他五千兵卒,叫他好生调度,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杨仕林沉声道:“陛下,眼下正是危在旦夕之时,霍将军空有武力,却无谋略,绝非高楷对手。”

  “当务之急,陛下须得御驾亲征,大败高楷,夺回渠、涪二州,方能镇定人心,稳固大楚帝业。”

  “否则,高楷领军来犯,长驱直入,京师震恐,民心大乱,天倾之祸便在转瞬之间。”

  朱劫踌躇不定:“朕为天子,怎能轻离京师?”

  杨仕林眉头大皱,陛下自登基之后,便沉溺于富贵温柔乡中,不光不理政事,更无心统军,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之相。

  只是,这乱世时节,敌军即将打到家门口,攻入都城,怎能这般懈怠?

  若非以往杀戮震慑,又一番封赏,暂且稳定群臣,恐怕敌军一至,便作鸟兽散。

  杨仕林叹息一声,正要再劝,忽见朱劫神色一怔,改口道:“仕林所言有理。”

  “君王死社稷,朕自当御驾亲征,御敌于京师之外。”

  “传朕旨意,尽起城中一万五千兵卒,召来霍金刚,一齐赶往涪陵,与高楷决一死战。”

  “遵旨!”群臣俯首。

  杨仕林颇为惊奇,陛下性子执拗,百般劝谏皆无用处,为何一瞬之间改弦更张?

  虽百思不解,然而,陛下愿领兵出征,便是好事。

  只要山陵不崩,便有卷土重来之日。

  待群臣告退,朱劫默坐御榻,暗思:仙师闭关渡劫,命我率兵征伐,看来,这一劫凶多吉少。

  可惜了,仙师于渝州设下天罗地网,高楷若率军前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他却扭头去了涪州,叫我等一番谋划,尽数成空。

  龙涎香袅袅升起,大殿中烟霞氤氲,朱劫面容隐入其中,明暗不定。

  头顶一丝一缕紫气,飞旋不断,凝结成一根天柱,却摇摇欲坠,散成道道飞烟,飘进皑皑九霄,不知落在何处。

  ……

  天佑十三年,春,涪州,涪陵城外。

  陇西郡公高楷、大楚皇帝朱劫,各领两万大军,隔着迢迢涪水,列阵对峙。

  东面,一座高坡之上,高楷勒马伫立,遥望涪水两岸,山川壮丽,晴空万里,延绵至天际尽头。

  诚可谓:江山如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高坡下,两万大军肃立,个个披坚执锐,神色俨然。

  依照高楷军令,他亲掌中军,四千人,树黄旗;夏侯敬德率左虞侯军,两千八百人,树皂旗;段治玄领右虞侯军,亦是两千八百人,树赤旗。

  另外,哥舒浩、马规元二郎将,率领左、右厢军,各五千二百人,树白、碧二旗。

  数日前,宇文凯送来一批弓弩,其中,伏远弩八百支,擘张弩一千六百支,角弓弩三千支,另有数万支羽箭。

  高楷大喜,当即下令,抽调军中擅射之卒,各自配备弓弩。

  “唐检,传我军令,持伏远弩、擘张弩者,于三百步外,务必四发而二中。”高楷沉声喝道。

  “若能三中,官升一级。”

  “持角弓弩者,于二百步外,务必四发而三中,及地者赏金银财帛。”

  “若能四发四中,无论持何种弓弩,皆连升三级,赐钱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楷着实期待,有朝一日,能练出一支强军,随他南征北战,威慑天下。

  “得令!”唐检肃然应下。

  令旗舞动,传讯兵卒奔走四方,五千四百名弓弩手听闻,个个喜不自胜。

  升官进禄之机,近在眼前!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