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替人愁

棒之序头”,同样以武器为名,自然是以杆棒武艺为核心的,区别在于这个类别中所讲的故事总体来看虽然也沉沦下流,但发迹之人尚多,或身份本崇高而下落,或家世衰弱后又复振,或是行侠仗义于江湖,大体比较正面。

  小说之兴,始于宋仁宗。于时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主垂衣之暇,命教坊乐部纂取野记,按以歌词,与秘戏优工,相杂而奏。是后盛行,遍于朝野。盖虽不经,亦太平乐事。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便如是言说:“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

  这时的说书人,只凭三寸舌,褒贬是非;略咽万余言,讲论今古。说收拾寻常有百万套,谈话头动辄是数千回。

  说书人必须具备四项技艺:曰得词,念得诗,说得话,使得砌。“砌”就是插科打诨,滑稽诙谐的言语动作。使砌就是随时穿插运用幽默语言与滑稽的演艺动作。

  时人尝云:“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

  张十一惯擅说小说,在京中甚有名气,那日乃是被“王小姑正店”的东西请了去捧场子,平素却是在勾栏租了棚子说书,且带了数个徒弟,也算是颇懂生计的。

  前世相声、小品、二人转之类的娱乐项目尚属红火,评书却已日薄西山,只在夹缝中苦苦生存。王棣见那张十一说的精彩,又擅调节气氛、捕捉听众心理,便动了心思。要知道他脑子里可是装着无数个精彩故事的,如“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什么的,即便没有精力一一付诸文字,但只要将主要故事情节写了出来,相信似张十一这样的说书艺人一定能编出精彩的话本来,是以那日便约了张十一一叙。

  张十一其实才三十多岁,但因面相出老,瞧着倒是像个小老汉,听王棣说了合作之事,当即便想拒绝,倒是见王棣气度不凡,恐得罪了贵人,一时踌躇不语。

  不见兔子不撒鹰哪,王棣早有预料,只将《射雕英雄传》第一回娓娓道来。当然,其中朝代、人名都作了改变,只凭空捏造出了一个朝代,反正现今的话本小说不乏光怪陆离、灵怪妖术之流。

  张十一是个识货的,听王棣说了第一回,便断定这个故事一定会火,又听王棣说像这样的小说故事能让他说上一百年不重样,又称会专门找寻一块场地供他说书,张十一只需好好说书,其他毋需理会,收益便能比现在翻上一番甚至两番,至于具体细节可以签下文书。

  三天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十一应允下来。

  又过了半个月,可供五百人入座的“古今传奇”话剧社开张,张十一登台亮相,讲的正是修改后的“射雕英雄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