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用《孙子兵法》布防
古代状元苏明远穿越现代,成了落魄教书先生。
那夜他带学生用自拍杆当长枪,花椒水作毒烟。
当黑衣人被辣得涕泪横流时,他甩出算珠轻喝:“《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
月光照亮他指尖薄茧——那是殿试时握笔留下的。
原来状元郎的战场,从不只在金銮殿。
夜色,粘稠得如同打翻的墨汁,沉沉压在青云书院年久失修的瓦檐之上。唯有那扇开在顶楼的天窗,撕开一道口子,放下一束清冷的月光,斜斜切过布满尘埃的阁楼地板。苏明远就站在这束月光的中心,微弓着背,像一尊被时光遗忘的、沉默的雕塑。他手中捏着一截粉笔——这被他称为“现代垩笔”的物件,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游走,发出刺耳的“咯吱”声,犹如夜枭的喙在刮擦岩石。
“先生……”一个细弱的声音从围拢的弟子身后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惊惶,“他们……真会再来?”
苏明远没有抬头,目光依旧粘着在地上逐渐成型的线条。那声音里的恐惧,像一根细小的针,扎进他心底某个被层层包裹的角落。曾几何时,金銮殿上,天子垂询,百官肃立,他苏明远胸藏万卷,舌绽春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何等意气风发?状元及第,琼林赐宴,御街夸官……煌煌然如昨日星辰。可如今呢?在这异世的陋室,面对一群惶惶如惊弓之鸟的少年,用粉笔在地上涂抹着简陋的阵图,只为抵御不知从何而来的宵小夜袭。
这落差,比从云端坠入泥沼更令人窒息。他指尖捏着那截脆弱的粉笔,感受着它冰冷光滑的触感,一丝苦涩悄然蔓延至舌根。这“垩笔”终究是死物,没有宣纸的柔韧,更无紫毫的灵性,更承载不了锦绣文章与治国方略。他深吸一口气,那陈腐的尘埃气息钻入肺腑,带来一阵微弱的刺痛。罢了,他对自己说,时移世易,既在此地,便当安之若素。眼前这些孩子,便是他此刻的江山。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苏明远的声音在空旷的阁楼里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压下了弟子们细微的骚动。他直起身,屈指敲了敲身旁一块倚墙竖立的旧木板——那是他权充的黑板。“正门,乃兵家必争之地,由我坐镇。然则,”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却紧张的脸庞,“侧翼薄弱,易为敌所乘。需二人持‘械’守之,互为犄角。”
他手中的粉笔重重落下,在东门位置画下一个圈,标上“粉丝应援团”,又在西门划出一条蜿蜒的线,注明“报警路线”。阵图的线条在月光下泛着幽白的光,是这昏暗阁楼里唯一的秩序。弟子们屏息凝神,目光在那些奇异的现代标注和古老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字样间来回穿梭,充满了不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械’?”一个瘦高的弟子小李,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眼神在角落里逡巡,最终落在一根靠在墙边的银色金属杆上。他迟疑地走过去,将它抓在手里,那顶端还卡着一个圆形的装置。“先生,”他举起那杆子,语气带着点试探和豁出去的勇气,“您看这个……可能充当‘长柄兵器’?我试过,能伸这么老长!”说着,他用力一甩,“咔哒”一声脆响,自拍杆瞬间延展到极限长度。
阁楼里骤然一静,随即爆发出几声压抑不住的低笑。几个弟子赶忙捂住了嘴,肩膀却抖个不停。
苏明远看着那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的细长金属杆,再看看弟子小李那副认真又带着点窘迫的表情,嘴角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一下。这“兵器”……委实是……古怪至极。然而,一丝奇异的灵光倏然闪过他脑海。他压住那点不合时宜的笑意,走上前去,接过那冰凉的金属杆,掂量了一下分量,又试着向前虚刺了一记。
“善!”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如同在故纸堆中发现了一条别开生面的批注,“虽无锋刃,然其轻捷,可扰敌目。”他目光扫过旁边一张破旧红纸,“寻些红绸来,缠缚于此杆顶端。敌暗我明,夜色之中,以虚为实,晃其眼目,亦可收‘火尖枪’虚张声势之效!”
小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用力点头:“懂了先生!我这就去弄!”
布置迅速蔓延至整个书院破败的角落。后院那口早已枯竭的老井,黑洞洞的井口如同大地睁开的盲眼。苏明远站在井边,手指拂过冰冷的井沿青苔,对几个弟子吩咐:“此乃绝佳‘疑兵’之所。寻些竹竿来,将尔等之校服挂上,悬于井口四周。”他顿了顿,补充道,“不必挂得齐整,歪斜些反而更真。”
夜风打着旋儿从荒草间穿过,呜咽着,仿佛低诉着废弃的往事。几件宽大的蓝白校服很快被挂上削尖的竹竿,插在枯井周围。风起时,空荡荡的袖管和衣摆被猛地灌满,呼啦啦地飘荡、抽打,在昏暗的光线下扭曲舞动,远远望去,真似有数条人影在井边诡异地徘徊、窥伺。一股莫名的寒意爬上弟子们的脊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厨房里,巨大的老式蒸笼正坐在灶上,缺了角的木盖子被汹涌的白汽顶得“噗噗”作响。浓烈的面食香气弥漫在油腻的空气中。苏明远站在门口,目光锐利地扫过灶台旁一排排粗陶罐子。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两个敞口的罐子上——一个里面是暗红色的干辣椒碎,另一个则是深褐色的花椒粒。
他走过去,拈起几粒花椒放在鼻尖下。那熟悉的、霸道而尖锐的辛麻气息直冲鼻腔,瞬间唤醒了某些深埋的记忆碎片:边城烽燧,寒冬凛冽,守城的军士们围在篝火旁,陶罐里翻滚着刺鼻的浓汤,辛辣的气味驱散着蚀骨的寒意,也抵御着可能潜近的敌人……《武经总要》里那些关于“毒烟”、“迷障”的记载,此刻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在他脑海中翻腾起来。
一丝带着冷厉的锐气从他眼底掠过。他猛地转身,斩钉截铁地命令道:“取花椒!辣椒!越多越好!以猛火熬煮成汤!”
围在厨房门口的几个弟子都愣住了。一个胖乎乎的弟子小张,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被那浓烈的混合辛香呛得打了个喷嚏:“先生……您这是要……做菜?”
苏明远没有笑,他挽起沾了粉笔灰的旧衬衫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亲自拿起一个硕大的铁瓢。“非也。”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此乃古之‘毒烟术’!取其气之辛烈,熬煮成汤,沸热之时,倾泼于大门及侧窗之外!敌若强行闯入,必为辛辣雾气所中,目不能视,喉如火烧,涕泗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