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士农工商

  “士农工商”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职业与阶层的一种划分方式。以下是具体介绍:

  士

  ? 含义:指的是读书人、知识分子,包括各级官员以及有入仕愿望的学子等。

  ? 地位:在“士农工商”中位居首位。因为他们掌握着知识和文化,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等途径进入仕途,参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管理,从而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

  农

  ? 含义: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以土地为依托,通过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等方式进行农业劳作,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

  ? 地位:农业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农民的辛勤劳作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社会阶层中排名第二。

  工

  ? 含义:一般是指各种手工业者,如铁匠、木匠、裁缝、陶工等。他们凭借着自身的技艺和手工劳动,制作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等。

  ? 地位:手工业者在社会经济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地位相对农、士较低,排在第三位。

  商

  ? 含义:主要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他们通过商品的买卖和流通,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

  ? 地位:在古代社会,由于商人的经济活动被认为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且部分商人被认为有逐利、欺诈等行为,所以其社会地位最低。

  “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以农业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它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农业生产地位突出,农民作为主要劳动力成为重要阶层。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对人才需求大增,士阶层崛起,他们凭借知识和才能,或着书立说,或游走各国,为诸侯出谋划策,成为当时社会的活跃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逐渐形成,并被当时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所认可和倡导。如《管子·小匡》中就有“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的记载,将四民并列且明确了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此后这一划分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遵循的阶层秩序。

  “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的瓦解是一个逐渐的、漫长的过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但大致可以从近代开始说起:

  1. 经济基础的变化:

  ? 传统经济模式的动摇: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冲击了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例如,传统的家庭纺织业受到洋布的冲击,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生计,不得不寻求其他的生存方式,这使得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士农工商”体系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

  ?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工商业开始迅速发展。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崛起,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工厂、企业等近代工商业组织形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职业观念和社会地位观念。

  2. 社会结构的变动:

  ? 人口流动的增加:近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变化,人口的流动大幅增加。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工人或从事其他非农业的职业。这种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打破了传统的“士农工商”各安其位的社会结构,人们不再局限于自己原来的阶层身份,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 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除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如留学生群体、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等。这些群体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和思想,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与传统的“士农工商”阶层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和政治活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阶层结构的变化。

  3. 思想文化的冲击:

  ? 西方思想的传入: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传入中国,对传统的等级观念和阶层划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应因职业的不同而存在等级差异。

  ? 教育制度的变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科举制度是维系“士”阶层地位的重要制度,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传统的读书入仕的道路被阻断,大量的读书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这也加速了“士农工商”阶层划分的瓦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之,从近代开始,随着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逐渐瓦解,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直到现代社会,这种传统的阶层划分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影响。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1. 政治方面:

  ? 维护政治稳定:“士”作为知识阶层和官僚预备队,为统治者提供了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才。他们学习儒家经典等知识,秉持着忠君爱国、仁义道德等观念,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力量。例如,在秦汉以后,科举制度使得大量士人进入官僚体系,他们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保证了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 限制政治参与:“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使得商人等群体的政治地位较低,参与政治的机会受到限制。尽管一些富商可能通过捐纳等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