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远的不说,便说这近的。侯府那边一直在等你们,你们竟是忘了去敬茶认亲,实在是不应该。”

  原来是这事。

  她做为难状,“夫人提点得没错,虽说不同姓,但我家大人与侯府确实同属一源。”

  宁夫人闻言,更是满意,“你听劝就好。裴大人公务繁忙,你当担起你自己身为他内人的那一份担子,眼下去侯府那边还来得及。”

  “夫人好意,我已悉知。”她坐着不动,似在深思熟虑。

  若是识趣些的人,点到为止也就罢了,必不会再坚持,然而宁夫人与常人不同,有着超出一般的执着。

  “裴夫人既然知道,为何还不动身?”

  顾荃一听这话,便知对方的执拗,装作纠结的样子叹了一口气,道:“我裴家姓裴,侯府姓赵。若是我今日去侯府,岂不是认同我夫君是赵氏子孫?”

  “当初裴大人的父母,便是在新婚第二日去的侯府,你们身为小辈,难道不应该遵循他们的意愿吗?”

  “夫人当知,那时赵家的叔祖父还在。叔祖父与我祖父是一母同胞,我公公婆婆也是因着这一层关系才会去侯府。”

  “你叔祖父是已不在,可他子孫还在。”宁夫人眉头又紧,很是有些教训人的口吻,想来往日时没少做这样的事。

  顾荃挺无语的。

  她可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位御史夫人还真是把自己当一盘菜,咸的淡的死活要让别人尝一尝。

  “当初我祖父入赘公主府,天下人皆知。如今我裴家与赵家已是三代隔亲,若我们还当自己是赵家子孙,九泉之下的公主怎么想?”

  宁夫人一噎,还想据理力争。

  顾荃不想再给她机会,直接绝杀,“这事倘若傳将出去,世人必会以为我们想三代还宗,指责我祖父背信弃义,将我祖母置于何地?我夫君又该如何自處?”

  “你……”

  “夫人,你一番好意我心领了。我想你与侯夫人应该也相熟,烦请你替我带个话给她,让她别等了,免得传出去还说他们赵家居心叵测,想将我们裴家给占过去。”

  这下宁夫人哪里还说得出话来,也是没想到自己多年未逢敌手,今日竟在一个后辈手中栽了跟头,自是脸色难看。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这样的事,顾荃也做得顺手,“夫人这一趟辛苦,茶都没喝一口,我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

  南柯极有眼色,已经打包了一些茶叶与点心。茶叶是上等的云雾茶,点心自然是金玉满堂的糕点,一样一大包,可谓是诚意十足。

  宁御史之所以是块硬骨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身低,没有大家族的牵牵绊绊,算得上无欲则刚。

  他多年来也确实身正,单靠自己的俸禄养活一大家子,日子自然是过得不宽裕。

  宁夫人是爱茶之人,家中还有两个小孙孙,正是贪嘴的年纪。若是顾荃给的是金银之物,她不仅不会要,还要以示清高地摔在地上。

  她眼底的那一丝意动和犹豫,被顾荃看在眼底,又道:“我新婚见喜,夫人既然来了,那就顺道沾沾喜气。”

  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也就没推拒,口中还说着规矩礼数,“这喜气我当沾,也是给你们积福。”

  “夫人所言极是,我与我家夫君命格皆有异,还真得靠你们多积福。”

  顾荃这般自嘲,却分外的合乎她的心意,临走之前她还给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你年纪虽小,却是个知礼的。”

  *

  裴府虽大,主子却少。

  芳宜郡主不喜出门,对府中诸事自是了如指掌。这边客人还没走出府,一应消息已悉数传到她耳中。

  她眯眼含笑,满眼的欣慰,“我就知道自己没看错人,祜娘瞧着面嫩,行事倒是不怯,竟然将人给打发了。”

  “人打发了,还没落下埋怨,听说宁夫人走的时候面无怒色,还夸二夫人知礼。”胡嬷嬷也跟着高兴,言语间全是自豪。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顾荃已进了院子。

  那简单舒服的衣着,以及自在随意的发髻,还有那气色不错的绝色小脸,落在芳宜郡主眼里,自是怎么看怎么欢喜。

  顾荃声音娇软,将之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祖母,我这么做可妥当?”

  “妥当,妥当。”芳宜郡主握着她的手,目光中全是稀罕,“那宁夫人自来爱管闲事,虽不讨人喜欢,但心眼不坏。你婉拒了她,还安抚了她,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定不会在外道你的错处,你做得很好。”

  她并不掩饰自己松口气的样子,乖巧羞赧之后,又将宫中的事一说。

  当听到她说金玉满堂的东西是她时,芳宜郡主明显有些惊喜,“我最爱吃那铺子里的点心,没成想是你开的。”

  “祖母日后想吃什么,我让人送来便是。”

  “那敢情好。”

  她把自己要开分店,以及邀鲁昌公主入股的事也一说,芳宜郡主听得是频频点头,夸她此事处理得也算是妥当。

  “三皇子的风头比太子也不差什么,皇后与贤妃较着劲,公主们也不例外。你若真把那黄油得来之法告诉代邑,便是与皇后做对。我们裴家向来只忠君,储君也君。”

  朝堂的厉害关系,后宫的错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