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

 “哎,等一下,先替我炒上一颗。”

  老板立刻秒懂,“好嘞。”

  糯米被放在锅中炒制,逐渐膨胀,最后变成漂亮的花朵形状。

  “姑娘,七夕将至,姻缘大好啊。”

  苏甄儿心头愉悦。

  若熬稃的形状像一朵花,预示着爱情将至;若熬稃的形状像一只动物,则预示着好事将近。

  -

  苏甄儿与周莲芝约在秦淮河畔,她先到,远远就瞧见那里灯火通明,花船莲灯,连绵不绝,一片璀璨光明,离得近了,更有一种恍如白昼之感。

  苏甄儿戴着帷帽,一边行走在河畔,一边寻找卖莲花灯的小贩。

  小贩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赚钱的大节日,苏甄儿一路过去,就遇到十几个兜售莲花灯和乞巧物的小贩,她左右挑选,找了一家看起来质量不错的,买了两盏,拎在手中。

  等了一会儿,周莲芝还没来,苏甄儿猜测她估计又是看书看得入迷了,忘记了时间。

  河畔的小舟逐渐减少,苏甄儿便先行订下一艘,付了银钱,坐上去继续等,也免得被人群冲撞,顺便让绿眉去寻人往荣国公府去催一催那位周姑娘。

  “姑娘,要先转转吗?”撑船的船妇朝内询问,“船开起来就没那么闷热了。”

  小船窄小,凉风不入。

  苏甄儿猜周莲芝一时半会还来不了,她额头隐有细汗冒出,生恐脏了妆面,便应了。

  小舟缓慢往河面上去,徐徐晚风袭来,拂面而过,苏甄儿顿觉浑身凉爽。

  行了一段路,小舟与另外一艘装饰华贵的大船擦身而过。

  苏甄儿看到船头站着一女子,头顶的金叶步摇冠在灯光下闪动着细碎流光。

  荣安县主?

  乞巧佳节,平日里没什么事情做的贵女们更喜欢凑热闹了,因此,像荣安县主这样的人出现在秦淮河畔也不稀奇。

  秦淮河分内河与外河。

  贵女们一般在内河游玩,内河隔着一座文德桥,南北横跨,一面是纸醉金迷,粉艳之地,一面是城内大庙范围,文德厚载之所。

  荣安县主那艘船只在文德桥下来回穿梭,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而因为她的船太大,几乎将窄小的河道完全侵占,所以其它小船都过不去。

  因此,那块地方只剩下荣安县主和被莫名其妙堵住了的苏甄儿。

  苏甄儿:……

  “姑娘,咱们的船被卡住了。”

  苏甄儿的船太小,在大船盲区,船妇一开始可能想着能挤过去,没想到却被卡住了。

  现在只能等荣安县主的船往后退了。

  那大船上的人大概也感觉到下面有东西卡住,低头一瞧是只小船,正准备后退之时,突然就听荣安县主娇呵一声,“别动!”

  苏甄儿:???

  苏甄儿踮脚往上看,透过缝隙,她看到离文德桥不远处有一队人骑马而来。

  正是人多的时候,那队马骑得也不快,为首之人一惯黑衣覆面,骑着马,不急不躁,被人群裹挟着往前去,从半明半暗处到灯火通明地,没一会就到了桥边。

  随后,苏甄儿就看到那荣安县主激动的“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

  苏甄儿:……

  “我家县主掉河里了!快来人呐!”

  “北辰王,我家县主掉河里了!”

  跟在荣安县主身边的丫鬟声嘶力竭的喊。

  桥上之人抽空垂眸看了一眼,然后眸色淡漠地收起视线。

  苏甄儿继续沉默。

  她真是第一次见如此光明正大的讹诈,实在是十分佩服这位荣安县主的勇气。

  可很明显,那位北辰王对荣安县主完全没有兴趣。

  桥上人群听闻马队领头之人居然是北辰王,立刻侧身让路,却又忍不住地探头探脑想要看看这场八卦到底会如何收场。

  苏甄儿当然是……也很感兴趣。

  而且她还站在吃瓜第一线。

  苏甄儿往嘴里塞了一颗熬稃。

  因为距离近,所以身经百战的船妇直接道:“这位落水的姑娘是会水的。”

  原来如此。

  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岸边人挤人,有靠近她船只的人影忽远忽近。

  苏甄儿没有在意,直到咬着熬稃跟桥上之人对上视线。

  下一刻,她身子一歪,“扑通”一声顺着两船缝隙跌进了水里。

  大家的视线都在荣安县主身上,就连替她摇船的妇人都伸着脖子在看荣安县主的热闹,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船上的娇客轻飘飘落了水。

  外界传言,这位北辰王心硬如铁,那位荣安县主多次倒追都没有把人弄到手,这次大概也是无功而返。

  正当众人摇头叹息,浮在水中假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