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定海神针
。”
可与其他节目不同,这一档偏偏没写表演者的大名。
所以说,张远对郭老师的评价一点没错。
受了委屈,这位得加倍报复回去。
他故意不写表演者的大名,就是为了给那些老举报的同行亿点点小惊喜。
节目像平日一般开演。
第一场是李菁的快板书,第二场便是郭老师和张老爷子的对口。
第三场是郭老师和谦哥的对口。
台下笑声不断。
一张十几到几十块的门票,能在周末下午寻的几小时的快乐,大家都觉得挺值。
但在这欢笑声中,也夹杂着几道异样的轻响。
有磨牙声,有冷哼声,有寒气逼人的切切声……
而这声音的来源,便是那些同行了。
拿着小本本记了一页又一页,心说上头怎么还不让德远社停演。
若是他停演的话……
这几位看了看左右人群。
那这些观众就都是我们的!
其实这些位属实想多了。
就算德远社倒了也轮不到他们。
可自己的失败固然痛心,别人的成功更加难受。
这些位化悲愤为力量,奋笔疾书了起来。
“好的,下面请您欣赏评书……”
郭于二人下得台去,女主持走上台来。
这会儿压根没人手,所谓的女主持,就是郭德罡的媳妇王慧。
若是王慧有个头疼脑热,不在场的时候,几位演员就得轮流兼职报幕。
“评书,《三国演义》!”
“表演者,袁阔成。”
“切,换成评书就好啦,我们照样……哎,不对?”
这几位纷纷合上小本本。
“刚才报幕的说是谁来着?”
“袁什么成?”
“什么阔成?”
“袁阔什么?”
就在几人跌落“马冬梅”困境之时,袁先生穿着红褐色长衫,缓缓走上舞台。
观众中有年轻人,便有老人。
老人一天袁阔成三个字,都是一愣。
在看到真人后,则无不狂喜!
今天可来着啦!
这票买的太值了!
这已经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是老先生多年不说,你花钱都没地儿听现场。
老观众站起来拍手叫好。
原本场子就被郭于二人带热,有人领头鼓掌,其他观众也纷纷跟进,掌声一浪赛过一浪,压的老头都开不了口。
袁先生开演前就来了。
按理说,他只需提前30分钟到,换上衣服即可。
但老头有规矩,哪怕自己是最后一场,也得头一场就来。
若是临时出了岔子,他能顶上。
这就叫艺德。
在后台观察,眼看着观众那么多,他也感慨。
多少年没见到小剧场能坐那么多人了。
一上台受到山呼海啸般的欢迎,老头感慨万分,甚至鼻头有些酸楚。
“好啊。”
“有人听就好啊。”
老爷子拿起御子重重一摔,一道脆响在不大的剧场内转了三圈,余音绕梁。
这声脆响让鼓掌声减淡的同时,也砸在了几位举报者的心头。
“怎么办?”
几人对视一眼,无奈的合上了笔记本。
袁阔成先生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人家是“阔”字辈的。
曲艺界有句俗话。
叫“无派不宗袁,无人不宗马。”
这说的是两个行当。
其中的马是指马三立。
而袁,说的便是袁阔成。
说的便是这两位在业内的水平几乎无敌。
从辈分的角度来说,评书界的阔字辈,与相声界的宝字辈平级。
也就是说,袁阔成先生在相声演员面前,身份相当于侯宝林,刘宝瑞这个级别。
而若是在评书界。
虽然有评书四大家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