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误差

  月色下,王新明导演与帮剧组搭建场景的包工头两人从医院回返,处理好了伤者的赔偿事宜。

  那位工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确不容易。

  但工头不地道,外加那年头工人安全意识也差,愣是连安全帽都没带。

  幸好砸的不算重,而且片场用的都是建造隔墙使的空心砖,而非结构墙所用的,灌了水泥的实心砖,重量上要轻不少。

  所以最终结果是轻微脑震荡,外加多处挫伤以及两处骨折,还需要留院观察。

  原本工头想着,自己能拿捏导演对剧组进度的需求而多要些赔偿。

  而后自己带头捐赠一些,拉动其他工人也帮忙凑点营养费。

  届时,“工人的钱三七分账,自己的钱如数奉还”,还能再捞一票。

  谁知让张远这么一搅合,王导腰杆子硬了,最终医药费,营养费,再加上半年的误工费,也不过只给了6万块钱。

  可别觉得少。

  那年头6万能在农村造一间大房子了。

  而且二十一世纪初,一条人命也值不了多少。

  就像赵得财他们家的矿场上,哪年不死人?

  找来家属赔个二三十万就得了。

  算起来,《倩女幽魂》片场的那匹死马都比工人值钱。

  当真是畜生比人贵。

  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的命一直很贱,大多时候还不及富人的宠物值钱……

  虽然搞定了赔偿,可王新明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一来是开机不利,出门见血。

  二来是剧组和工人们这就有了矛盾,之后的场景进度容易出现问题。

  虽然张远指出了工程队的偷工减料,但王导其实早已心中有数,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矛盾激发,再用这支队伍,怕对方更加摆烂。

  可不用,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手,剧组进度会被拖累,损失更大。

  如此这般,他也一时两难。

  当下最好的选择,还是给工程队一些甜枣拉拢人心,好歹把活先干完。

  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老江湖回到了剧组中。

  才刚到,两人便惊奇的发现,剧组中央的一片空地上,聚集了大量人群。

  一堆身穿脏兮兮军绿色迷彩服的工人正坐在小板凳上,或是挠头,或是拿着小本记录着什么。

  “你们……干嘛呢?”工人疑惑上前,王导则呆呆的望向众人正前方。

  “黄老板,我们在学习泥瓦活哩。”

  “谁?”工头莫名其妙:“跟谁学?”

  工头东张西望时,瞥到了附近的一面砖墙,随即啧啧称奇的走上前去。

  “好啊,这墙砌的好,规规整整,横平竖直,每天泥缝均匀的像是机器刻出来的。”

  工头回头问道:“这是刘师傅的手艺吧,没看出来啊,他最近好像又进步了。”

  刘师傅是工头找来的老瓦工,00年时便能拿到一天250的工资,水平极高。

  “老板,不是刘师傅砌的,是他。”工人抬手指了指正在人前双手叉腰,裤子上挂着卷尺,耳朵上夹着香烟的张远。

  “砂浆饱满度要求达到‘三一’砌砖法要求。”

  “三一就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砂浆饱满度不能低于80%……”

  工头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人不是那个下午和稀泥的年轻演员吗?”

  “他怎么还给我的工人上起课来了。”

  工头又转头看了眼那堵墙,用力搓了搓自己的耳朵。

  “这水平……莫非这小子之前是工地出身的?”

  “这水平看着至少得10年工龄,他看着也才20来岁,账不对啊!”

  工头满脸莫名的同时,王新民导演则心中狂喜。

  刚才还想着该怎么安抚工人,让他们好好干活呢。

  现在一看,不用安抚了,都乖乖搁这坐着,听张远叭叭上课呢。

  “吴越开口便是100万片酬。”

  “但他那100万,也应当是做不到这般事情的。”

  王新明愈发觉得把张远找来算是找对人了。

  【收到来自王新民的感谢,影视鉴赏1,文学基础1,酒量1!】

  “张工再见!”

  几小时后,工人们和张远打着照顾,有说有笑的回住所休息。

  张远也觉得自己好似许久未听到“张工”这个称呼了,乍一听,还觉得有些亲切。

  有他在中间调节,剧组和工人间的紧张气氛缓和了许多。

  毕竟工地上信奉一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