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一码归一码

  祁同伟给严国华支了一招,他觉得赵啸声在昌武区的势力庞大,只要严国华带着调查组一去,早晚会暴露。严国华不可能全带上省厅的人,毕竟他们对昌武的情况不了解,人手也紧张。如果抽调太多人,上面的动静必然传到下面,人多嘴杂,容易走漏风声。所以调查组里肯定得有本地人参与,但就算精挑细选,也难保不被发现。

  祁同伟建议调查组半明半暗地进入昌武区。表面上查赵家的黑社会问题,实际上重点调查赵鹏翔。同时,还组建了一支秘密小队,找机会调查赵啸声过去的所作所为。严国华听后直夸好主意。

  不管怎样,赵啸声再狡猾,也不会料到调查组里还藏着个计谋。严国华对赵家的情况一清二楚,就算他知道调查组在查赵鹏翔,也不会立刻采取激烈措施。就像祁同伟说的,赵鹏翔和他的手下不过是赵啸声的挡箭牌,一旦有人想动赵家,这些人就会被推出来顶罪。这样一来二去,最后只查到赵鹏翔头上,赵啸声最多落个“管理不善”的名声,既伤不到赵家的根本,还能帮赵家清理门户。

  赵啸声的心思真是深不可测。跟赵啸声比起来,林耀东、高启强这些人根本不算什么。就算高明远看似更厉害,但他太高调了,容易成为靶子,而赵啸声就低调多了,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没问题,甚至主动帮他。赵家以外的麻烦,都被推到赵鹏翔头上,跟赵家没关系。可以说,赵鹏翔就是赵啸声放在外面的高启强和高明远。

  赵啸声最近有点头疼,得给上头交差呢。

  “组长,你要的材料我拿来了!”

  调查组在第一据点的工作人员,跟着严国华从省厅下来的人,递过去几份人事档案。

  这些都是严国华精心挑选的、能用的本地警差!

  他觉得,用本地的警差,就得选年轻人。

  不光因为年轻人有干劲,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没被当地的那些复杂关系牵扯进去,还没陷入那个黑白不分的环境。

  另外,严国华还特别挑了些跟赵家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跟赵家有仇的警差!

  比如说——

  “常征。”

  档案里写着,这位年轻警差是昌武区滨江分局刑警队的副大队长。

  不过,严国华看重的不是他的职位,而是他的背景。

  常征的父亲常非也是警差,查案的时候牺牲了。

  但他的死亡报告写得却很奇怪。

  所以,常征一直继承父亲的遗志,是个特别有正义感的人。

  而且,常非当年就是查赵啸声的时候出的事。

  说白了,常征和赵啸声、赵家之间的仇恨,那是个大疙瘩,解不开!

  严国华心里明镜似的,所以把常征给选上了。

  他还打算让常征加入那个秘密调查。

  为什么呢?因为常征的身份就是个幌子。

  想想他爸常非,不就是因为查了赵啸声才遭殃的嘛。

  不管常征是为了给他爸报仇,还是讨个说法,去查赵啸声和赵家。

  就算被发现了,赵啸声也不会太紧张,赵家更不会立马躲起来。

  毕竟赵家在昌武区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容易。

  被人举报、调查也不是头一遭了。

  要是稍微有点动静就躲,赵家早垮了,赵啸声也别想当昌武区的地头蛇了。

  就因为有谁举报、谁调查,哪怕大家都知道目标是赵啸声,这么多年下来,他还是稳坐钓鱼台,风吹雨打都不怕!

  不过,以前那些都是小打小闹。

  现在这阵风,可是从上面刮下来的。

  京州市柿长祁同伟发话了。

  人家可是副省级干部,亲自过问这事。

  到了这个级别,你赵啸声再牛,在老百姓面前也得趴下!

  所以常征他们一听这任务是祁同伟在背后推动,眼里都放光了!

  还是那句话:你没在警界混过,就不知道祁同伟有多厉害!

  祁同伟虽然现在不当警差了,成了京州柿长,但他的威名还在,过去那些风光事,人们只会越传越神。特别是像常征这种刑警副大队长,祁同伟那就是他的偶像。

  祁同伟的成长经历,简直就是年轻警差的教科书。在他身上,进步是看得见的。

  “常征,听说你和赵鹏翔关系不错?”进了调查组,严国华直接把常征拉到旁边问。

  常征也没藏着掖着:“是,严组长,他把我当哥们儿!”

  挺好!

  严国华不但没让常征小心点儿,反而鼓励他:“咱们现在就是要查赵鹏翔,你最了解他,你觉得从哪儿开始查好?”

  常征想了想:“最近有个案子,说不定能让他栽了。”

  严国华来昌武区调查,这儿的事他当然门儿清。

  “你是说夏宗海的案子?”

  常征点点头:“对!”

  “昨天他还来找我问这个案子呢。”

  “我跟他说这案子不归我管,我也不清楚,就把他打发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