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问题出在哪
的原因。
“那中等方案呢?”很明显,祁同伟的话虽然有理,但高育良还是舍不得他多年来在汉东地区打下的基础。这也反映了高育良的性格。他原本只是个教书先生,如果不是梁群峰从汉东大学提拔他,他可能还在讲台上过着平淡而知足的日子。
就像他热衷于研究明朝历史一样,教书其实也挺好的,只是正治舞台对他来说更加宽广、自由。
但高育良这种半路出家的人,根基不稳,一直在做组织思想工作。他只求安稳,不想找麻烦,也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
祁同伟瞟了高育良一眼说:“中等方案就是我刚才提的那个。”
“把立春书纪的问题反映给组织。”
中等方案的意思就是要暗中给赵立春使绊子。
当然,这不一定非得准备材料去举报。
所谓的反映,其实就是向组织表明立场,让组织知道高育良和赵立春不是一路人。
方法有很多,但祁同伟一看高育良的态度,就知道他不会选择这条路。
果然,高育良摇了摇头问:“那最差的方案呢?”
祁同伟叹了口气说:“最差的方案就是束手无策,等着被收拾。”
高育良苦笑了一下:“不至于这么悲观吧。”
人都有侥幸心理,不管是什么身份。
即便是那些冒着巨大风险去干大事的人,也是抱着侥幸心理去做的。
成功了就能名垂千古,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所以即便是当上了副省长,即便是听了祁同伟这么多分析,高育良还是觉得局势不会那么糟糕。
他始终认为,组织对赵立春书纪的态度更像是一种考验。
就像进京赶考一样,重要的不是进京,也不是赶路,而是那个“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