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去吹吹风
毕竟坐以待毙可不是他的风格。
所以李达康对此并不惊讶。
李达康坐在那儿,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他一直觉得祁同伟这是在故作姿态,虽然他面上带着笑,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子轻蔑。祁同伟开了口:“祁书纪说丁义珍不适合再当光明区书纪,这话是不是说得太重了点儿?”他清楚这种场合说话得留点余地,别太直接。
祁同伟今天明显是有备无患,直接就把丁义珍的不是给抖搂出来了。但李达康明白,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前,大家都不会明着点名批评谁。特别是在这种关键时候,谁也不想轻易下结论,万一搞错了,不光丢面子,还会影响会议的威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祁同伟虽说没明说,但他的话已经暗含了对丁义珍的怀疑。特别是他着重强调丁义珍不适合再干这个位子,这就等于间接指责丁义珍有问题。这跟之前大家说丁义珍只是工作调动可不一样。
李达康提醒祁同伟,别没事找事,胡乱怀疑同事,还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挑事。祁同伟却不以为意,解释说他对丁义珍的评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因为丁义珍最近工作懈怠或者不作为。
“丁义珍的问题是,他涉及不正当利益交换,还有其他违法乱纪的事!”祁同伟这话一出口,现场顿时炸了锅。大家都没料到祁同伟今天会直接点名开涮,特别是丁义珍还是李达康的人。
李达康的脸色立马就拉下来了,“祁书纪,你这些指控,可有证据?”祁同伟信心满满地说:“当然有证据,不出两天,所有的事都会浮出水面。”
祁同伟继续道:“正因为这样,咱们得赶在调查结果公布前,先把丁义珍的问题摆到台面上。不然,一旦结果公开,对光明区乃至整个京州市的声誉,那可都是大打折扣。”
众人都明白,祁同伟所说的结果,指的就是光明区那五亿房改金的案子。当初这笔钱是从中福集团划拨过来的,而丁义珍,那时的光明区委书纪,正是这事的负责人。
网上《消失的房改金1》一出,丁义珍就成了众矢之的。那笔钱究竟出了什么岔子?丁义珍作为直接责任人,不可能不清楚。后来大家之所以淡忘了丁义珍,是因为紧接着又爆出了《消失的房改金2》,案情似乎越来越扑朔迷离,甚至还牵扯到了祁同伟。
所以,不论是网上的热议,还是圈内人的私下交谈,焦点都集中在了祁同伟身上。有时候,丁义珍反而被忽略了。
但现在祁同伟重提此事,就像是要大家再次聚焦那五亿房改金,从头到尾再梳理一遍。
要是没有那五亿房改金的烂摊子,棚户区改造早就顺利完成了,哪会惹出这么多麻烦。显然,祁同伟是在暗示大家,丁义珍在那五亿的事上绝对不干净。
调查组还在查,但结果应该快了。要是丁义珍真有问题,还不如早点把他从光明区委书纪的位置上拽下来。这样,就算追究责任,影响也能小一些。
从大局考虑,祁同伟的说法在理,大家也都认同。
可李达康却冷笑一声:“祁书纪,你凭什么断定丁义珍有问题?难道是季检察长提前给你透露了调查结果?还是你自己掌握了什么证据,却瞒着我们?”
祁同伟的意思是,丁义珍一沾上那五亿房改金就有问题,但我记得祁同伟自己也跟那十五亿房改金脱不了干系。虽然大家还是信你的,但李达康这一连串的反问,不仅扭转了局势,还给祁同伟来了个下马威。
简直就是在当面质疑:你觉得丁义珍有问题,我反倒觉得你祁同伟也有猫腻!
祁同伟却不以为意:“十五亿房改金的来源都有会议记录可查,大家可以去验证。至于怎么花的,那是光明区内部的事,我不是主要责任人。”
李达康心里直冷笑,这种账谁不会做手脚?但祁同伟,你现在就别硬撑了。账目再做得天衣无缝,也是假的。你以为做得隐蔽就能蒙混过关?
只要这十五亿的账目有问题,那就是有问题。更何况,你手下的孙连城明明拿了十五亿,对外却只报十二亿。这不是明摆着说不通吗?
祁同伟到现在还在这儿大放厥词,李达康不得不佩服他的心理素质够硬。或者他根本就没把这事当回事?
李达康没兴趣跟他在这问题上纠缠不清。
“既然祁同伟有不同的看法,那咱们就投票决定吧。”
“关于是否调离丁义珍,撤销他在光明区的职务。”
“如果大家伙儿都觉得祁同伟说得在理,那就举个手示意一下。”
话音刚落,众人便开始琢磨起来。
可祁同伟这家伙,压根儿没多想,手“噌”地一下就举了起来。
瞧瞧,全场就他孤零零的那么一只手。
李达康心里跟明镜似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没必要再去挤兑祁同伟,更不想看他那垂死挣扎的样儿,落井下石的事他也干不出来。
毕竟,他已经是赢家了。
和注定要输的人较劲,没必要。
他只需冷眼旁观,看着祁同伟怎么一步步走向失败,脸面丢光就成了!
于是,李达康很快把目光从祁同伟那举起的手上移开,转而把压力丢给了其他人。
他心里有数,祁同伟这几个月白忙活了。
在这种场合,总有人得站出来支持他。
果不其然,他眼神一扫,就瞅见有人站出来给祁同伟站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