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难道另有隐情
br />
于是,他假装困惑地问:“撞死你妻子的第一辆车车主是谁?”
冯森回答:“是沈广顺,正是‘九三零’案嫌疑犯沈广军的兄长!”
沈广顺?安旎听后脱口而出,眼神中透着决绝:“此人疑点重重,看来郑姐的死,他一定脱不了干系!”话音刚落,不仅是冯森,连罗欣然也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她,不明白她仅凭一个名字如何能断定此事。
二十二日那天,众人聚首后,刚开始的话题集中在沈广军狱中的情况。
等冯森到场后,话题便转向他妻子的遭遇。
先前,祁同伟曾拜访过胡雪娥,察觉沈广顺身上的可疑之处,只是这些细节还未公开。
当安旎得知第一个撞上冯森妻子的司机正是沈广顺时,又联想到他对女儿苗苗失踪一事的冷漠态度,内心顿时涌起强烈怀疑——沈广顺绝非寻常之人。
小主,
她立刻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冯森与罗欣然。
刷——
冯森听罢,猛然站起。
身为资深监察官,他对妻子车祸案早有疑虑,经安旎这一提醒,更是警铃大作,深信沈广顺必有隐情!
“祁检!”冯森高声喊道。
此刻,他虽非巡回监察组组长,且妻子的案件并不归该组管,但祁同伟的态度至关重要。
祁同伟稍作沉思,说:“尽管我们现在只是推测,但许多案件往往正是靠这些线索才得以明朗。
若调查证实沈广顺真有问题,那冯森妻子的案子,我们会并案处理。”
此言一出,冯森激动万分!
这些年,他背负太多误解,祁同伟的这句话犹如利箭射穿他的防线。
他万万没想到祁同伟竟如此坚决地支持自己!
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道:“只要是错案,我们都必须查清、纠正。
这是我反复强调的原则。”
冯森点头认同。
身为司法圈内人,他深知祁同伟在纠正错案上的付出与成果。
自祁同伟接管永恩区司法工作以来,一直坚持这项使命。
纠正错案不仅需要胆识,还需要实力。
因为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已经结案的案件,进行颠覆性调整。
可想而知,其中困难重重。
更艰难的是,时间越久,证据越容易消失不见。
随后,冯森开始整理思路,将注意力集中到沈广顺身上。
他觉得必须尽快查清楚这个人的真实面目。
祁同伟则继续扮演旁观者的角色,等待最佳时机揭露更大的阴谋。
然而,冯森对祁同伟抱持坚定的信心。
毕竟,“祁同伟”这三个字,如今已成为了正义力量的象征!
这一天,祁同伟以吕州市监察院院长兼汉东巡回监察组组长的身份,召集了全市监察系统的大会。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对过往存在争议的案件进行自查、自省、自改,并设立匿名联系方式,欢迎公众申诉和举报。
身为吕州市监察院院长,祁同伟的任务远超单一的“九三零”案件。
无论是处理“九三零”案还是探望胡雪娥,都只是他迅速进入角色、精准介入地方工作的起点。
而全面启动司法自查、自省、自纠,才是他真正掌控吕州市的关键部署。
这标志着祁同伟推动司法改革的步伐持续深入。
于是,一场席卷吕州、震动汉东、乃至引起整个司法界关注的巡回监察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此举为他日后荣膺大监察长的荣誉铺平了道路。
“看看这个祁同伟,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角色!”
“空喊口号振聋发聩,棘手的问题和事务却一股脑儿推给地方!”
吕州市司法书记张友成,在一次私人聚会上听到这消息,心中颇感不快。
他暗自腹诽,这祁同伟真是会制造麻烦,搅得吕州鸡犬不宁,仿佛要把汉东捅出一个窟窿。
即便如此,我也愿意给你两个字:**(原文中的词)**!
察觉到张友成的不满,坐在他对面的国字脸中年男子微微一笑:“祁同伟确实不可小觑。
张书记,他来到吕州,定会给你增添不少挑战吧?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此人正是吕州市首富黄雨虹,他不请自到,虽说是家庭私宴,但也带有几分公务性质。
张友成原本打算借机让妻子郑双雪——既是他的书记夫人,也是吕州市无双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帮他解决一些市政难题。
然而,这种权势交织的婚姻,在司法界向来避之不及,尤其是张友成本身就是司法界的要员。
他能够走到今天,成为吕州市——这座汉东经济增速最快的新兴城市——的司法书记,其背后的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