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舆论的重要性

:“张友成,你一辈子都在司法战线上打拼,难道连点危机处理能力都没有吗?”

  “现场乱作一团,你却像个傻子一样傻笑!”

  “现在还有心思笑?”

  张友成满头大汗,他也看到网上疯传的照片,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表情包。

  他已下令全面调查此事件,旨在制止这种戏谑风气的扩散。

  尽管网络信息传播迅猛,加之“锦旗风波”的冲击力,张友成和陈海同样被卷入汉东地区的“司法新星”话题之中,虽不明所以。

  张友成仅能尴尬地笑着,塑造出一个愚钝领导的形象。

  相较之下,陈海的处境更加狼狈。

  由于胡雪娥的锦旗是专门赠予他的,再加上争执过程中他公开将胡雪娥推倒,吕州现在有了个被称为“陈提辖”的人物,专挑申诉老人的事做,被戏称为吕州“门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的疑惑!”高育良在通话中持续咆哮,“祁同伟明明在场,为什么网上的视频和照片里都没有他的身影?”

  “张友成,你个人蒙羞也就算了,但现在你已经让整个汉东司法系统的声誉毁于一旦!”

  这类事件本身不足以让高育良如此震怒。

  日常工作中,司法系统遭遇更为棘手、更令人尴尬的申诉案例屡见不鲜。

  真正让高育良无法容忍的,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吕州市“十大司法人物”颁奖仪式设在吕州市政府大楼前,大庭广众之下。

  吕州的司法精英齐聚一堂,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混乱在他们眼前发生,却毫无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说他们愚笨都是轻描淡写,不称他们是废物已经是宽容。

  再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再多的话也是徒劳。

  没料到,你也卷入其中,

  让本可以轻松控制的公共**,

  突然演变成一场闹剧。

  张友成,作为吕州司法系统的领头人,

  你的责任感在哪里?

  你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辱!

  因此,面对高育良的严苛批评,

  即便张友成有千百种理由,也只能沉默。

  因为任何解释,都无法抹去他不畏争议与危机的本质!

  提到回避问题,

  张友成内心满是怨气。

  的确,所有人都站在领导核心位置,

  为何只有祁同伟能够置身事外,

  甚至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锦旗风波”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之时,

  张友成立刻意识到,自己出现在现场,

  会对吕州司法造成怎样的影响。

  所以在查看现场照片和视频时,

  他特别寻找祁同伟的身影,

  希望借助祁同伟的威望减轻舆论压力。

  毕竟,祁同伟威名远扬。

  只要祁同伟出现的画面传开,

  自己的这点曝光量又算得了什么?

  热度自然会被“祁同伟”三个字轻易吸引。

  然而,令张友成哭笑不得的是,

  无论怎么努力,他始终没能找到一张祁同伟与胡雪娥,

  甚至与锦旗同框的照片。

  他本想借助他人分散舆论焦点,却苦于无人可用!

  张友成心中满是委屈,几乎落泪。

  同为司法战线的战友,

  为何共享荣耀,却让我独自承受风险?

  张友成心下暗叹,祁同伟已然成为他心中理想领袖的模样。

  “高书记,实在不知祁同伟为何在现下面前失了踪影。”

  张友成本不想提及祁同伟,可这一开口,却点燃了高育良的思绪。

  “找不到祁同伟,倒正合我意!”

  “他才到吕州市几天!”

  “那么,巡回监察组的组长之位,就由他担起吧。”

  巡……巡回监察组?!

  这是何意?

  张友成一时怔住,未能立刻领悟。

  高育良冷笑一声:“吕州司法闹出这么大动静,连立春书记都被惊动了,特命我们速速介入调查!”

  “本来省里想派员督导,既然祁同伟已在吕州,不如让他挑起监察组组长的重任。”

  省里的决定自有深意。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