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全都考虑周到

  某日,一支身着整洁制服的年轻人队伍,拖着行李箱,整齐划一地步入候机大厅。

  他们神情专注,步伐沉稳,目光里透着笃定与信念。

  透过透明的玻璃幕墙,等待登机的乘客们注视着这一幕,无不露出好奇与敬佩的神情。

  转眼间,这支队伍隐入通道尽头,随后朝停靠在出口的几辆大巴车走去。

  几位身穿传统中山装的工作人员快步上前,与领头的女性干部钟小艾握手致意:“钟处长,欢迎您来到绿藤市!”钟小艾微微一笑,“谢谢,骆组长他们到没到?”

  车队缓缓驶离机场,按照规定速度平稳前行,前后均有警车护送,道路被完全清空。

  主车上的督导组组长骆山河和中江区随行官员正商讨重要事项,其中包括中江区行署常务副署长王政、司法副秘书长赵立根(同时兼任地区扫黑办主任)以及绿藤市市长谢中林。

  值得一提的是,赵立根刚从越东区调任而来,但他并非随行陪同,而是作为督导组的一员。

  另一辆大巴上,督导组核心成员正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其中,国家纪律监察委员会高级监察官钟小艾、中江区警局扫黑支队队长何勇(也是执行行动队队长)赫然在列。

  陪同他们的还有绿藤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祁同伟。

  与主车上以地方官员为主的阵容不同,祁同伟是副厅级干部,而钟小艾只是正处级,何勇更是副处级。

  然而,由于他们都隶属于同一个督导组,大家关注的重点在于各自的职责和身份,而非职级高低。

  因此,祁同伟毫无居高临下的姿态,毕竟他与钟小艾私交甚好,在业内素有“铁杆”之称。

  此外,何勇不仅是中江区警局扫黑支队的负责人,还曾是骆山河的学生,这种师生关系进一步拉近了他与督导组组长的关系。

  骆山河对何勇的信任,更多体现在工作上的默契配合,而非单纯的级别差异。

  就在此时,一阵提示音响起,祁同伟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是钟小艾发来的。

  “你的白衬衫左肩章下怎么有个口红印记?”钟小艾问道。

  祁同伟愣了一下,“什么?”一脸困惑。

  这时,他正在和何勇交谈,见状,他故意转过身去假装查看,却未发现任何异常,心中更添疑虑。

  祁同伟(剑指苍穹):你莫非是看不见颜色的人?

  钟小艾(民众之声小艾):等找到证据,看你还不信![愤怒]

  祁同伟(剑指苍穹):不信便是不信。

  钟小艾(民众之声小艾):若真找出,你想如何?

  祁同伟(剑指苍穹):悉听尊便。

  钟小艾(民众之声小艾):好,你说了的话,到时可别反悔!

  祁同伟(剑指苍穹):若反悔,便如侯亮平一般。

  钟小艾(民众之声小艾):……

  话音刚落,督导组车队已悄然进入市区。

  在车队必经的大桥上,一名中年女子跌跌撞撞地出现,手握记录举报内容的摄像机,跪倒在即将经过的车队前方,试图拦下车辆。

  殊不知,身后一辆环卫车正缓缓靠近,如同潜伏的猛兽,伺机而动。

  车队安然无恙地穿过大桥,祁同伟注意到桥上的环卫车,眉头微蹙:“环卫局搞什么名堂?不是早通知过督导组今日到访吗?为何还留车在此?”钟小艾听到后望向桥上,亦觉异常,但随即心想,或许是车辆故障未及撤离,虽有失误,却也无妨。

  钟小艾白了祁同伟一眼,低头继续发消息。

  钟小艾(民众之声小艾):升副厅就是不同,连架子都端起来了。

  片刻后,不见祁同伟回复,钟小艾(民众之声小艾):心虚了?(!)刚按发送键,发现后面多了个红叹号,提示框显示:消息已发送却被拒收!

  “祁同伟!”钟小艾顿时怒不可遏,不顾场合直呼其名。

  嗯?祁同伟抬眼,故作惊讶地打量她。

  周围何勇等人皆是一愣,显然,钟小艾的喊声里透着几分不满。

  “还要多久到?”钟小艾意识到自己失态,忙调整语气,假装问路。

  祁同伟轻笑一声:“快了,前面就是人民大道。”

  哼!钟小艾狠狠瞪了他一眼,指向自己的手机。

  祁同伟装作不解,依旧笑意盈盈地与何勇闲聊:“何队长,八通楼即将映入眼帘,不妨拭目以待。”

  何勇点头回应,内心对这座绿藤市着名的烂尾楼充满兴趣。

  在他看来,这座建筑不仅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更是衡量扫黑行动成果的重要标志。

  若他离开时此楼依然伫立,那无疑是对扫黑工作的否定。

  于是,他转向祁同伟,说道:“祁局,比起八通楼,我更关心你给骆组长的成绩单。”

  祁同伟浅笑回答:“请放心,骆组长定会满意。”

  车队徐徐驶入接待中心,中江区行署秘书长肖江亲自前来迎接骆山河。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