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不一样的地位

  “就因为是老同志,就不能稍微宽容一点吗?”何黎明的声音透着无奈。

  “徐忠,喂,你在听吗?”可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何黎明的目光愈加迷茫,似乎被一团浓重的雾气遮蔽。

  就在他慢慢放下电话、内心还存有一丝希望时,办公室的门被重重敲响。

  尽管年事已高,但何黎明的听力依旧敏锐,他能从敲门声中辨别出是谁来了。

  毕竟,作为司法管理者,他对人的言行举止有着独特的洞察力。

  何黎明缓缓倚靠在椅背上,整个人像是要启程前往未知的地方,双手紧抓扶手,就像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敲门声变得越发急促,何黎明的身体也随之紧绷起来。

  忽然,一声巨响,门被猛地撞开。

  当何黎明看到那身庄重的黑衣廉政制服时,仿佛灵魂被抽离体外。

  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涌上心头,促使肾上腺素飙升,他的双手紧紧抓住扶手,怎么也不肯放开。

  即使工作人员上前试图掰开他的手,强行将他带走,他也像顽童一样倔强地喊道:“我还想再坐一会儿。”

  “再坐一会儿……”

  而远在汉东京州市的高育良,在接替梁群峰后,工作更加忙碌,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随时留意祁同伟的情况。

  不过,关于祁同伟的消息仍然不断传入他的耳中,加上吴惠芬的关注,他对祁同伟的动向依然有所掌握。

  然而,今天的一条消息令他大吃一惊:越东地区的司法副职何黎明被捕了!

  高育良对这个消息极为敏感,因为他也曾担任此职位,深知其中的权力与危险。

  除了被捕本身外,外界流传的一些细节也让高育良感慨万千。

  比如,何黎明被捕时竟然牢牢抓住椅子不放,最后是连人带椅一起被抬出去的。

  “给面子你不领情,那我就帮你找回尊严。”

  兔死狐悲,看着何黎明的遭遇,高育良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他开始反思自己,思索自己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在他看来,自己的问题也许可以七三划分,但重点在于从什么角度看待它。

  三十

  若以属下的视角来看,他或许七成出色,三成中庸;但从上级的角度审视,情形便复杂得多。

  七三开,优劣难定。

  高育良最悔之事,莫过于在吕州主政时为赵瑞龙的美食城项目放行。

  此事连李达康都未首肯,他却破了规矩。

  审批本身或无过错,即便赵瑞龙日后经营出现瑕疵,整顿、停业也是常规举措。

  然而,有些问题最忌讳被过度渲染、无限放大。

  高育良心中渐生隐忧,越发觉得吕州的这个项目似一颗埋伏的炸弹,且这颗炸弹已超出他的控制范围,拆解无望。

  何黎明的败落让高育良感受到一丝危机。

  尽管两人交往不多,但他明白何黎明只需再撑两年即可安享晚年。

  然而,这最后的两年,他未能坚持下来。

  外界传言是何越东指导组的徐忠出手,但圈内人都清楚,何黎明的陨落缘于京海的扫黑除恶行动,这场风暴席卷了京海的黑势力及其保护伞,其中包括原市长赵立冬,而赵立冬背后的支持者正是何黎明。

  “祁同伟,不可轻视。”

  高育良此刻方意识到,当学生露出爪牙时同样棘手。

  他在东山市时,虽扳倒了市长陈文泽、副局长马云波以及已退休的肖一德,但这三人包庇毐贩,罪责难逃。

  何况肖一德已退居幕后多年,陈文泽在越东的影响有限,即便在东山市,他的势力也不值一提。

  “但赵立冬和何黎明不同寻常。”

  高育良回家后对妻子吴惠芬说起京海的事。

  “赵立冬和何黎明均出自司法体系。”

  “赵立冬更是从司法岗位一步步升至高位。”

  “何黎明掌管越东司法事务多年。”

  “可他们却被司法系统的小人物祁同伟击溃。”

  吴惠芬对此事所知甚少,她说:“这也说明越东高层早已察觉何黎明和赵立冬的问题。”

  高育良点头认同:“话是不错,若没有上面的大环境推动,祁同伟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然而,高育良双手交叠于腹部,接着说:“赵立冬和何黎明并非等闲之辈。”

  “只要没被抓捕,他们依然有能力影响司法进程。”

  “最重要的是。”

  “这两位司法界的资深人士。”

  “竟都被祁同伟掌握,握有决定性的证据!”

  “这岂非讽刺?”

  “祁同伟到京海不过短短数月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