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想要上位

的最大股东,迫使干爹泰叔退位。

  时至今日,建工集团大部分业务已落入他的掌控。

  强盛集团在他的主导下,逐渐蚕食建工集团的所有资源,唯有程程作为项目负责人仍在孤军奋战。

  建工集团得以维系现状,全因莽村的地皮及工程项目均签有合同,即便莽村与建工集团矛盾重重,一旦和解,这些项目的收益仍归建工集团所有。

  身为大股东的高启强,志在吞并整个建工集团,故而他对双方和解毫无兴趣。

  此时的局面,恰似三方力量间的微妙角力,仿若兵法中的“顺手牵羊”与“树上开花”。

  出身鱼贩的高启强,却极善笼络人心。

  他先借“顺手牵羊”之计,招揽孟德海的女婿杨健入伙,借此将京海电力的部分控制权与孟家绑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继而施“树上开花”之策,表面上经营豪华养老院与幼儿园,实则意图影响官员。

  高启强手段多样,宛如老练的狐狸。

  但他也深知,计谋须有权力护航,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

  此前因安欣事件,他与新任常务副局长产生摩擦,这让高启强心生隐忧。

  虽未达到畏惧的程度,但他明白结盟的重要性,不愿在京海树敌。

  除非对方执意与自己对抗,否则高启强宁取和平。

  此刻,他正在盘算如何安抚祁同伟。

  拨通电话后,对方很快接起。

  “阿兰,有空吗?陪大哥去趟酒会,记得好好打扮。”

  “没别的事,就是你现在这个身份需要这样做。”

  “对,你懂的就行。”

  挂断电话后,高启强恢复信心。

  若此计成真,他不仅能稳固京海的地位与人脉网络,更能推动强盛集团迈向更高层次。

  东山市刚升格,如同一块诱人的巨饼,而祁同伟正是出自那里,对东山有着重要影响力。

  高启强无需过多调研,从新闻中就可见一斑。

  若能将祁同伟纳入麾下,成为自己的妹夫,那他将同时拥有京海与东山两座城市。

  京海为老牌经济重镇,是越东大三角的核心;东山则是新兴经济市,在越东新三角中占据关键位置。

  若高启强能控制这两城,整个越东经济圈都与其息息相关。

  届时,他既可图谋越东府,亦可安定越东大局。

  高启强内心澎湃,思绪翻涌,对未来的新三角经济区满怀期待,决定与各路势力分庭抗礼。

  祁同伟引起的短暂不适已被他抛之脑后。

  危机?这正是危局中孕育无限可能的时机。

  若非与祁同伟的冲突,他又怎会理直气壮地与这位越东新兴权贵搭上线?

  "该死!"他暗自咒骂,"这世界不过是一场混乱的戏剧!" "时势造英雄,我高启强也是如此!" "你祁同伟,亦莫过如此!" "英雄惜英雄,好汉结伴同行,天经地义!" "世人只颂扬杨宗保,殊不知我穆桂英才是真正的豪杰!" 他断然说道:"我高家的女婿,你必当不可辞!在我京海,高家垂青之物,早晚归属高家,你祁同伟亦不例外!"

  途中,祁同伟问身旁的组织处人员:"方才那声嘶力竭的,可是高启强?"

  "没错,他是强盛集团的老总,也是建工集团的大股东。

  "对方答道。

  祁同伟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此人性情鲜明。

  "

  组织处人员轻笑:"从鱼市打拼上来的,难免沾染江湖气息。

  "

  祁同伟淡然看了他一眼,未作回应。

  对方忙补充道:"京海不少民营企业家都有这般习性,不足为奇。

  "

  祁同伟点头沉思:京海比他预想的更复杂。

  高启强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出乎意料。

  京海的问题,不是单凭高启强或孟德海就能解释的,而是整个利益链条的交织。

  为何组织处反复强调京海作为老牌经济强市的稳定性,甚至以影响越东经济为由警示?皆因京海各方势力与利益深度绑定,内可吞并,外可渗透,只要局势不失控,一切尚有转机。

  然而,祁同伟明白,不掀开锅盖,怎能知肉坏否?不掀开锅盖,怎能见锅底污垢?不掀开锅盖,怎能识底层实情?老牌经济强市的稳定确实关键,关乎民生福祉,必须扞卫。

  但若借此施压,他祁同伟绝不妥协。

  "我性格直爽,像高启强这样的硬茬,在我这儿恐怕难以讨好。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