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浑水才好摸鱼

  陈海心中不服,高声喊道:“祁同伟早就和钟小艾在一起了!”

  已经远去的陈阳身形一滞,咬了咬唇,加快脚步。

  钟小艾……

  她确实很久没联系了。

  但陈阳明白,她近段时间频繁往返越东。

  说是工作,为何一定要去越东?

  西越、西南就没有任务可接吗?

  “有事的时候哭喊着叫我姐。”

  “没事的时候就不管不顾。”

  陈阳对这些弟妹早已看穿。

  陈阳每每想起钟小艾当初泪如雨下、控诉祁同伟欺凌时,心中怒火更甚。

  那时她还曾质问祁同伟,如今想来,这对璧人竟似在自己面前演戏般亲密。

  尽管如此,他们尽可继续表演,但钟小艾忽略了一点,陈阳绝非软弱之辈!

  在同一京州市内,高育良家中,师娘吴惠芬在东山一行后,对祁同伟的动态愈发关注。

  某日,她从新闻中得知祁同伟将有新动作,遂问高育良:“老高,祁同伟不是缉毐警察吗?不是该保持低调吗?为何如今如此高调?”

  高育良答道:“这表明他在谋求调动。”

  吴惠芬惊呼:“难道他要离开警界?”

  高育良摇头:“调动并不一定意味着离开警界,业务转行政皆有可能。”

  吴惠芬忧虑道:“这不会是明升暗降吧?祁同伟在缉毐方面能力突出,只要坚持下去,迟早会升迁。”

  “即使未调往闲职部门,若能力无法施展,未来晋升之路也会愈发艰难。”

  吴惠芬回忆起祁同伟初入乡镇司法所的经历,深感这或许是一种变相的打压。

  高育良笑着看她:“妇人之见。

  若一直留在缉毐岗位,不过是坐等退休罢了。

  缉毐署署长最多只是个副职,而且做到这个位置,人也已苍老。

  为官之道,既需懂业务,也不可仅限于此。

  若只专注于业务,他人只会让你处理具体事务。

  待局势明朗,方知许多事非个人所能掌控。

  此时对他而言恰到好处,既能获模范奖章,又享战斗英雄美名,无论职位高低,都令人侧目,为新职铺路。”

  吴惠芬听罢豁然开朗,却仍追问:“照此看来,上级对他甚是青睐。”

  确实如此,但波折不断。

  身为汉东司法领头人,高育良自有耳闻。

  他缓声说道:“依常理,他不可能如此快速升迁,至少在职位上不会。”

  “原本计划在东山市升任副局长并兼任缉毐大队大队长,能否升至副厅级尚未可知,但职级提升无疑,那肩章上的穗花也少不了。

  即便坐上副局长之位,其重心依旧在缉毐大队,仍是业务核心,不过多得些报酬。”

  吴惠芬疑惑:“那为何突然改变?”

  高育良指向头顶:“有人介入,发表了若干言论。”

  吴惠芬兴致高涨:“说了些什么?”

  高育良略加沉吟,缓缓开口:“容我详细道来。”

  “首句便是,一级战斗英雄究竟何错之有,竟沦落为棋子?难道前线真的无人可用了吗?”

  吴惠芬颔首,心有所感:此话当真振聋发聩!

  显然此言源自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之口,意在为祁同伟鸣不平。

  高育良续道:“次句是,每当提及年轻人需经磨砺时,我倒要问一句,诸位当年又是如何成功的?若确实需要磨砺,我也毫无异议,但既如此,我们便应携手共进!”

  吴惠芬若有所悟,却又隐隐觉得此事另有隐情。

  高育良举手示意,声音愈加笃定:“第三句才是重中之重。”

  “我仅是发表观点,并非给予建议,但我有话必说!”

  吴惠芬面露疑惑:“仅仅三句话,就能助祁同伟升职?”

  仅此三句?

  高育良莞尔:“若我一言即足,他祁同伟能获三句,已让人艳羡不已!”

  “你也知陈岩石,一生正直,这样的评价,他最多也只能讲半句!”

  “而这人,信手拈来便是三句,且句句掷地有声。”

  “你自己体会吧。”

  吴惠芬大为震撼。

  单听或许难以领悟其中深意,但一对照,她便明白这三句话的分量何等沉重。

  “第一句我能理解,是为祁同伟抱不平,但后面两句又该如何解读?”

  高育良饮了一口茶,沉思良久:“尽管言辞尖锐,但第一句作用最微弱。”

  “正如你所想,只是单纯的不满。”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