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章 酒店装修

>   周安东的话是一点都没错,这几个老头儿一个比一个来头大。

  分别来自京城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中科院恒温技术实验中心、京城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国家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上沪电子控温技术研究所等等。

  他们可不是后世那些徒有其名、被人诟病的“砖家”所能相提并论的。绝对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业内顶尖专家学者,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代表着该领域内最为前沿的技术。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亲自在江州待上大半年,除了周安东给的钱够多之外,但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空中花园这个项目。

  空中花园的项目在这个年代,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举高22米,栽种8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需要一年四季,全天24小时控温。

  所以,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恰好能够在此得到应用。可以说,空中花园已然成为了他们的绝佳实验场所。

  “周董!”一名老头说道:“来吧,看看温控室!”

  温控室能有五百多平,里面摆着很多大小不一的机柜,还有很多粗粗细细的管子。

  一个老头给周安东介绍着:“这是百分百国产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早、中、晚的不同而变化。

  在植物区,平均温度保持在25℃,冬季时节,白天一般为24℃左右,温度始终保持18-30℃之间,晚上则保持21℃左右。

  夏季时,温度低于室外气温,最高温度控制在30℃左右。另外,道路下设供热制冷系统。

  冬季供热可以保证道路附近的空气温度质量,减小大空间,中间道路的温度不均匀性,使近处的植物生长茂盛。

  还有湿度自动调节系统,主要通过基础加湿、直接加湿和景观加湿来完成,基础加湿由空气处理机内设的高压喷雾加湿膜对热风进行加湿……”

  足足能有半个小时才介绍完,周安东听得很仔细,最后问道:“这样的温控系统,能否用在反季节蔬菜大棚?”

  几个老头眼睛就是一亮,其中一个胖老头问道:“你要搞反季节蔬菜大棚?”

  反季节蔬菜大棚,也是国家重点项目,只不过投资太高,现在只有寿光在搞,而且规模也不算太大。

  他们所研究的这些,应用非常广泛。如空中花园这样的项目,以后估计不会再有,但反季节蔬菜大棚,却可以大范围应用。

  “我们集团下面就有一个农场,去年建了五百亩的实验大棚,采暖用的是煤,随时都得用人盯着。

  因为温度低了就要添煤,温度高了就要打开两边的门通风。虽然现在煤炭很便宜,但控温也很麻烦。”

  “这个自动控温系统放在反季节蔬菜大棚是没有问题的。”一个老头看着周安东:“但你也知道,这玩意造价很高,可比烧煤贵多了。”

  周安东笑了笑:“今年底,农场要完成两万亩反季节蔬菜大棚建设,三年内完成十万亩。”

  烧煤控温缺点太多,跟自动恒温系统没法比。同样的大棚,这两种控温方式,蔬菜生长和产量肯定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周安东心里可是非常清楚,用不了两年,煤炭就要涨价了。所以,长期来看,采用自动恒温系统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而且,不管什么投资,只要规模上来,价格自然会下降。

  几个老头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老头说道:“农场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

  “可以!”周安东点头说道:“晚上六点,我让人过来接你们。”

  跟几个老头又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们的姓名。

  等周安东回到集团已经中午了,省电视台的人已经到了,而且主持人还是熟人。

  原来江州电视台美女记者商惠,后来调到了省台,然后再也没见过。

  “周董,好久不见了。”

  周安东跟商惠握了握手,笑着华硕的:“你高升去了省台,都没给我说声恭喜的机会就走了。”

  商惠就是笑也不说话,周安东接着说道:“没吃饭呢吧,走,尝尝我们食堂饭菜的味道怎么样。”

  吃完了饭,周安东接受了两个小时的采访,然后商惠又带着人,挨个采访集团抗洪防汛领导小组成员。

  直到晚上五点钟才结束,然后他们又把集团电视台拍摄的,所有抗洪防汛的带子借了过来,然后正要准备去招待所,明天再回省里,周安东找了过来。

  “商惠同志,省委程书记在江州你知道吧。”

  “知道!”商惠点头:“我负责采访你,另一组同事负责程书记那边。”

  周安东说道:“晚上,我请程书记去农场吃饭,你们也一起过去吧。”

  “我们?”商惠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我们去合适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有什么。”周安东笑了起来:“这次人少不了,而且你们另外那组同事,我也要邀请的。”

  听到周安东这么说,尚惠自然没有什么顾虑了,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那没问题。”

  周安东看了看时间:“你们先去招待所安顿好,六点左右我让人去接你们。”

  “好的!”尚惠带着人离开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