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老王和老窦

D都得出去找饭吃。

  最后,窦维在商业上最高的杰作,大概要数张沛仁为他们操作的那场红磡演唱会——只开了一场,几千张票,票房合计不知道到没到三百万港币,他们三个人加一起顶天了分百来万,他自己绝不会超过五十万。

  港港是个典型的商业社会,尤其娱乐圈,票房说明一切。

  林见鹿的专辑在台销量过百万张,对于娱乐圈来说,那意味着他孤身一人,在湾湾砍下了近两亿台币的票房,港港销量如果能过五十万张,那也就意味着五千万港币的票房——这才是江湖地位的基石。

  为什么港港歌星只要红了,就特别爱开演唱会?尤其喜欢去红磡?够红的人,甚至要连开多场,像张雪友,甚至要四面开台,绝对证明实力——那都是票房啊!

  港人特别认这个,娱乐圈更崇拜这个!

  就连后世备受推崇的王佳卫,也是开始频繁在欧洲拿奖,能卖出去国际版权、换回美刀来了,才开始真正有了江湖地位的。

  所谓双周一成,谁不是靠票房证明了自己?

  然而窦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这些票房、江湖地位的问题。

  首先一个就是,当初为了炒作演唱会,主办方授意,要求他们在开唱前的卖票期,必须对着媒体大放厥词,具体来说就是那句经典的“港港四大天王除了张雪友还算个唱歌的,其他就是仨小丑”,嗯,何勇说的,因为后台抽签,他抽到了,就必须出面做这个恶人,碰瓷四大天王拉销量。

  最终别管作用有多大,多拿了多少票房,你窦维都跟着分钱了!

  一下子就恶了半个港圈。

  那天吃饭,大家同属滚石-磨岩系,算半个同门,从头到尾郭富成跟窦维却没有一句话,张国容大概是看王霏面子,他跟王霏关系不错,所以捎带着对窦维多有照拂,倒是聊了几句。

  然而这也还不算什么,商业嘛,赚钱而已,会做人的人,又娶了在港颇受欢迎的王霏,那么长时间之下,人情分早该找补回来了。

  但事实却是,窦维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主动跟这帮钻进钱眼里的港港艺人套任何近乎的——他骨子里其实多少有点瞧不上这边的纸醉金迷与浮夸放浪。

  只想站着把钱挣了,不太想主动融入这边。

  于是,回应他这个态度的,就是港港的报纸杂志,大篇幅的吐槽王霏嫁了窦维!几乎没有什么祝福的话,往往动辄冷嘲热讽。

  那张著名的照片,王霏在首都的胡同里一大早起来倒夜壶,本质上其实是港圈的一次大嘲讽术——单说照片,手里拎着尿桶的也是窦维!

  然而,显然,姑且不论王霏早就随家人拿了港港身份,单纯只是一个她的市场在这里、事业在这里,就使得他们两口子不得不在这边常住。

  窦维也不得不过来住。

  那晚的情况太鲜明了——一大桌子的大佬、明星,举凡黄百铭、王京、徐客、施南生、尔冬升、张爱嘉、葛福红,又或段中潭、黄占、罗大又,再者张国容、郭富成、林清霞,随便拎一个出来,在港港娱乐圈的江湖地位都能秒掉窦维,王霏红了也两三年了,仗着港人爱她,在这一堆人里,也就勉强算得从容而已,然而,身处这热闹之中,窦维却显得格外的孤独且落寞。

  劝不了,也没打算劝,个人的日子各人自己过而已。

  只是闲聊几句,约好了回头等他们两口子回京小住,还要再聚。

  然而正聊着,还有个意外,得知林见鹿要来,王霏还约了她的好姐妹,娜英,以及她自己的经纪人,陈家英。

  只她俩自然无所谓,闲聊嘛!然而,正所谓客不带客,但娜英可能是觉得跟王霏关系足够好,又想充大姐,觉得林见鹿那么红,就想借机提携一下小老弟,去见见大佬,所以就自作主张带来了一个人,孙南。她的东北老乡。

  她倒是不敢咋呼,毕竟她跟林见鹿之前毫无交情,而现在林见鹿红的程度,更是让刚出了两张专辑,最高也就卖六七万张的她拍马难及。

  但还是主动介绍孙南,言下之意,这小伙子嗓子很好,高,亮,通透,在首都就认识,来港也小两年了,也签了公司发了专辑了,只是卖的一般!

  想来就像当初王霏觉得她直爽可爱,因此要拉她一把一样,她也是觉得自己小老弟快连饭都混不上了,实在可怜可悯,想拉一把。

  然而……事实上这才是混音乐圈的常态。

  听张沛仁聊过,就连娜英都算命好,有个王霏愿意死命的帮她,不但让自己的经纪人陈家英把她也签进公司,还带着她一个制作人一个制作人的试唱,最终帮她签进了自己所在的新艺宝唱片。要不然,她要出头也得且等着呢!

  但王霏愿意带她,却不代表还愿意带下一个。

  再说了,孙南已经签了唱片公司了,我们能帮什么?

  因此娜英的话刚一冒头,别人还没什么态度,王霏已经开始有点不太高兴了。

  但她跟娜英的关系看来的确很好,又熟知其性情,所以还是忍住了。

  倒是林见鹿,开玩笑的说:“都是朋友,我后天就回首都了,什么时候回首都了,跟我联系,一起吃饭……首都的饭便宜,这边的猪脚饭太他妈贵了!”

  于是大家都哈哈一笑,话题也就算是就此带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