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劫富济贫物流术:吴用用区块链追踪生辰纲数字货币

“数字枷锁”,他的所有言行都被区块链记录,连打个喷嚏都会触发“贪腐基因监测”。

  “想不到啊,”高俅在电子囚笼里喃喃自语,“当年用电子诏书骗林冲,现在被区块链骗了自己。”他看着墙上的《水浒传》挂画,突然发现晁盖的眼睛似乎在动——那是梁山好汉们植入的“初心凝视”程序,时刻提醒他何为忠义。

  第十四节 劫富济贫的新范式

  梁山泊的物流中心焕然一新,门口挂着“替天行道区块链物流”的匾额。阮氏三雄的渔船装上了“北斗导航+水文数据”的双系统,既能在现实中乘风破浪,也能在区块链上追踪每笔善款的流向。

  公孙胜在“天道演算室”设立了“金融风水局”,用八卦方位优化区块链节点分布,确保“济贫链”的算力均衡。他常说:“数字金融,也要顺天道,应民心,否则便是无源之水。”

  最让宋江欣慰的,是各地穷人发来的视频:有用生辰纲币重建的学校,有领到智能轮椅的老人,还有孩子在屏幕前大喊“谢谢梁山伯伯”。这些画面被永久上链,成为“劫富济贫”最动人的区块。

  第十五节 尾声:在数字与实体间行走的义旗

  三个月后,梁山集团发布《劫富济贫白皮书》,核心思想只有一条:“真正的金融科技,不是让资本更隐蔽,而是让正义更透明。”他们开放了“生辰纲追踪系统”的源代码,任何组织都能借此追查非法数字货币。

  李逵的板斧现在除了砍人,还能“砍链”——当检测到不义之财的流动,板斧会自动发出红光,指引他找到数据背后的实体坏人。武松则在景阳冈建立了“数字货币防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机械虎残骸、天道防火墙碎片,还有那枚刻着晁盖DNA的量子芯片。

  宋江站在聚义厅,看着智能地砖上流动的区块链数据与实体令牌的倒影,忽然明白:劫富济贫的物流术,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将兄弟的热血、百姓的期盼,化作链上链下的双重保障。当公孙胜的道袍拂过智能屏幕,当李逵的板斧劈开数据枷锁,他们守护的,始终是那面写着“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无论在数字世界还是实体人间。

  (第二十四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