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是时候告诉你另外一部华夏的法律法规了

  林照这边刚安排完,苏蕾、裴若雪和圣源就拎着筐出门捡柴火去了。

  苏蕾拎的是林照之前给她用芦苇做的筐,裴若雪和圣源拎的是林照和贝尔贡献的筐。

  这个时候讲究一个齐心协力,就不那么分清楚你的我的了。

  他们居住的农家乐后面就是大山,山脚下就遍布着许多的树林,还有许多干枯的草丛。

  这些都可以用来燃烧。

  “做饭使用的柴火不多,各种燃料都行。但是咱们烧炉子的话,最好还是多捡一些大块的木头,这样耐烧一些。”苏蕾提议道。

  她之前在红色山区支教的时候,住在当地学校建造的职工宿舍里面,冬天的时候也烧过炉子。

  说是职工宿舍,其实就是农村的土房子。

  那边冬天也特别寒冷,比农家乐条件艰苦多了。

  职工宿舍内,虽然财政拨款后,给支教的老师们装了空调。

  但是前几年,山区的电力设施还比较落后,三天两头停电不说,但凡是电力消耗量稍微大点的电器同时运转,就能分分钟钟停电。

  所以即使是装了空调,比没有也强不到哪里去。

  每到冬天的时候,她就和同样来支教的几个老师,一起在宿舍里面烧炉子。

  为了避免室内一氧化碳中毒,还得开窗,勤通风。

  不过好在现在国家富强了,通过财政补贴和公益基金组织捐款的形式筹集到了许多资金,用于做农村学校的免费学生食堂。

  那会的时候,她厨艺还不及现在。

  全靠学校食堂的饭菜续命。

  回忆着之前支教时候的画面,她嘴角勾起了笑容。

  将斧头、锯条都扔到筐里,几人开始捡起了树枝。

  林照三人则是拎起了水桶,走向了另一处河面。

  这条河跟之前被网红围堵的河流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这条河没有之前的河流宽阔,但是对于他们几人的用水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林照、贝尔和王智一人拎了两个水桶,用库房里面放着的扁担,将空桶放在扁担的左右两边。

  还带上了一些凿冰取水的小工具。

  几人来到河流的冰面中间,放下手中的扁担。

  林照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科普道。

  “在野外寻找水源生存的时候,我们尽量选择河流的上游。避开下游的居民区和工业区,优先选择清澈、有水生植物的河流。”

  【不懂就问,为什么不选择房子外面的冰雪呢?毕竟雪化了就是水啊?】

  【我也不懂,为啥跑大老远的来挑水。】

  【加一,感觉直接煮雪多方便。】

  林照看着直播间的弹幕,解释道:“外面的雪很多地方都已经被踩脏了,还剩下的那些干净的雪也需要去外面挖掘。”

  “虽然获取起来比打水更方便,但是同样体积的雪花,融化后的雪水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如果用水量大的话,需要反复外出获取,这样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

  “而且因为没有向赵导支付浴室使用费用,所以我们还需要自己烧水洗澡,即使是一周洗一次澡,也需要不少水。”

  王智、贝尔点点头,以示赞同。

  “目前暂时还不知道需要在东北拍摄多久,所以我建议咱们最好优先使用清澈的河水。”

  王智、贝尔继续点头,没有异议。

  三个人轮流使用三棱锥在河流上端的中间位置凿冰,上端的冰层不算厚。

  冰层凿开以后,直接用水瓢就能把水擓到水桶里了。

  几个人蹲在冰面上,你一瓢我一瓢的将水桶慢慢灌满,然后挑着水桶开始往回走。

  看着王智龇牙咧嘴的挑起扁担,一句话都没说,林照手动给他点了个赞。

  这家伙变化很大嘛~

  不愧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几人回到农家乐的时候,苏蕾三人已经捡了不少树枝了,细树枝比较多,粗的比较少见。

  偶尔几根粗一点的树枝,上面还有一些被虫子啃食后留下的洞眼。

  “也对,这种应该是死树留下的残枝,如果是活树的话,树枝是不能被砍伐的。要不然很容易违法啊。”林照回忆着相关法条叹了一口气。

  忙忙活活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几人还排了班。

  第一天自己烧暖气炉子,得观察总结出树枝燃烧的速度,确保及时添柴,避免炉火熄灭。

  3位女士负责前半夜,3位男士负责后半夜。

  每人负责负责两个小时,记录添柴的时间。

  一宿过去后,林照统计着大家报上来的添柴频次,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也太频繁了吧。不到两个小时就要添一次柴火,粗树枝能够撑一个半小时,细树枝甚至只能撑半个多小时,杂草可以忽略不计,只能释放短短一瞬间的热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