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起传闻帝王之象

。”

  丛倩倩也点头:“对,而且杨九郎,你也得约束好手下兄弟,别因为一时的冲动,给大家招来灭顶之灾。”

  青青担忧地看着众人:“咱们还是要想个稳妥的办法,既能解决百姓的困境,又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甄霄弦沉思片刻后说:“我们需要从长计议,一边和官府沟通解决民生问题,一边稳定住义军,绝不能让局势失控。”

  众义军听我们这么一说,也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表示会听从安排。而我们,也深知接下来的任务艰巨,必须尽快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化解临渊县这错综复杂的局面,否则一旦局势恶化,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问杨九郎道:“九郎啊九郎!你是怎么敢放出这些传言的?”

  杨九郎坦然说道:“谁家起义不是这么来的,没点天地异象,敢说自己奉命于天吗?再说戏文里不都这么唱的吗?没有也得编得有。况且我真有。”

  听到杨九郎这番回答,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九郎啊,戏文是戏文,现实可不一样。戏文里这么唱,那是为了增添故事的传奇色彩,可咱们现在身处的是实实在在的世道。你想想,就因为这些传言,要是钦天监真的杀过来,你和兄弟们,还有这临渊县的百姓可怎么办?”

  杨九郎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我……我之前真没细想这么多。我就寻思着,大家起义总得有点响亮的名头,让兄弟们都觉得跟着我干是有盼头的,能名正言顺地跟官府抗争,给咱老百姓争口气。”

  一个义军在旁边嘟囔道:“是啊,大家日子苦得没法过了,就盼着能有个厉害的领头人,带着咱们改变这破日子。杨大哥有这些说法,我们心里也觉着踏实些。”

  我叹了口气,说道:“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咱们得明白,靠这些虚无缥缈的传言,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给大家带来大祸。咱们得想些实实在在能解决问题的法子。”

  千夜在一旁冷冷地说:“当务之急,是赶紧把这些传言止住。你们义军内部先统一认识,别再传这些了。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传到朝廷耳朵里,那就是灭顶之灾。”

  杨九郎赶忙点头:“对对对,是我考虑不周。我这就跟兄弟们说,以后谁都不许再提这些了。那……那接下来咱们该咋办呢?”

  我思索片刻,说道:“一方面,我会想办法和官府沟通,把临渊县百姓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争取让他们减轻赋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你们义军也得约束好自己,别再轻易劫粮草、截断要道,避免和官府发生更大冲突,给他们出兵围剿的借口。”

  丛倩倩接着说:“对,只有两边都往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临渊县的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杨九郎和众义军纷纷应和,表示愿意配合。看着他们,我深知这件事任重道远,但既然已经介入,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化解这场危机,让临渊县恢复安宁,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当下,杨九郎立刻召集义军,严肃地传达了停止传播传言的命令。义军们虽大多出身草莽,但也深知此事关乎生死存亡,纷纷应诺。看着义军们态度坚决,我们也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要解决临渊县的根本问题,与官府沟通绝非易事。我深知,仅凭我一人之力,很难让官府重视并做出改变。于是,我与同伴们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我和千夜凭借自身的能力和人脉,尝试直接与临渊县县衙以及上级州府取得联系,向他们陈明利弊,诉说百姓疾苦,争取和平解决问题。而青青、丛倩倩和甄霄弦则留在义军营地附近,协助杨九郎安抚义军,稳定局势,防止有人因一时冲动再生事端。

  我和千夜先来到了临渊县县衙。县衙内,气氛压抑,衙役们神色匆匆,显然也感受到了义军带来的压力。我们表明身份和来意后,被带到了知县大人的书房。知县大人一脸愁容地接待了我们,未等我们开口,他便大倒苦水:“二位有所不知,我也深知临渊县百姓生活困苦,可上头赋税任务年年加重,我也实在是有心无力啊!若不按时上缴,我这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心中一凛,看来这问题的根源还在上层。我诚恳地说道:“大人,如今义军之事愈演愈烈,若不及时解决,恐生大乱。百姓们实在是走投无路才起义,若能减轻赋税,安抚民心,义军自会平息。还望大人能向上级如实禀报,为百姓争取一线生机。”

  知县大人犹豫片刻,无奈地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向上禀报谈何容易。近年来,上头只看重政绩和财宝,对百姓死活并不上心。我若贸然进言,只怕会引火烧身。”

  千夜在一旁冷冷地说:“大人,如今局势危急,您若坐视不管,一旦义军与朝廷冲突加剧,这临渊县乃至整个州府都将陷入战火,到时候,大人您的责任可就更大了。”

  知县大人听后,脸色一阵苍白,沉默良久后,终于咬咬牙说:“好吧,我拼着这顶乌纱帽不要,也向上级如实禀报。只是二位,还望你们能稳住义军,别让事情再生变故。”

  虽然与知县大人商议妥当,但我看这知县也藐视我官微职轻,未必肯办实事。于是我和千夜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州府。在州府,我们遭遇了重重阻碍,官员们或是推诿责任,或是避而不见。但我们并未气馁,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见到了州府的主要官员。

  我们向州府官员详细阐述了临渊县的局势,强调了义军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和平解决的必要性。然而,这些官员们却顾虑重重,担心一旦减轻赋税,会影响政绩,进而影响自己的仕途。

  我据理力争:“各位大人,如今百姓起义,已现乱象。若不及时安抚,只怕会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到时,各位大人的官位恐都难以保全。唯有解决百姓疾苦,才能真正保一方太平,这才是为官之道啊!”

  就在僵持不下之时,州府师爷在州官耳边低语了几句。州官脸色微变,看了看我们,思索片刻后,终于松口:“好吧,我们会考虑你们的建议,派人去临渊县调查。但在此期间,你们必须确保义军不再滋事。”

上一页下一页